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长在2025年全市“十五五”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139

发布时间:2025-07-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核心任务就是专题研究部署“十五五”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这既是一次阶段性的推进会,更是一次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动员会。刚才,听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汇报,大家前期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对“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项目谋划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需求,思考比较深入,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态度,值得充分肯定。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这段时间的调研思考,就高质量推进我市“十五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把握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承前启后、为“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不是简单的文本起草,而是关乎**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路径、发展动能、发展格局的战略擘画,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要事、急事。

(一)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规划编制工作,首要的就是要讲政治、把方向。我们必须把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规划编制的根本遵循和灵魂主线。要把总书记关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对湖南提出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不折不扣地融入到我市“十五五”规划的每一个篇章、每一项任务中去。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的规划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沅澧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生动实践。

(二)这是应对复杂变局、赢得发展主动的战略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区域竞争格局深度调整。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湘西北的门户枢纽,如何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如何在全省“三高四新”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如何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这些都需要通过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来系统谋划、精准作答。规划编制的过程,就是一次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凝聚智慧的过程,就是一次审视市情、找准短板、明确路径的过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战略清醒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把规划编制作为把握发展主动权、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一招来抓。

(三)这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过去几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进展顺利。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结构性矛盾有待深化破解,创新驱动能力亟待加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偏弱,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仍需提升,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领域还面临不少挑战。“十五五”规划编制,必须直面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提出更加精准、更有力度的解决方案和政策举措,为**在新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引领和项目支撑。

二、明确核心要义,精准把握“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方向路径,切实提升前瞻性和科学性

规划编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对了,路子才能走对。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着力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确保规划方向不偏、靶心不散。

(一)必须统筹好“市内”与“市外”的关系。一方面,要把发展的立足点牢牢放在自身。立足**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人文底蕴,深入研究“**有什么”“**能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要充分发挥我们在农业资源、水系资源、文旅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要把**一域的发展置于全国全省的大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去推进。要深入研究国家重大战略在**的结合点、切入点、落脚点,比如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升级版、中部地区崛起新政策、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机遇。要主动融入全省“三高四新”战略布局,找准我们在全省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中的定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区域分工协作。要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但绝不能简单模仿、照搬照抄。我们的目标,是既要为一域争光,更要为全局添彩,努力把**打造成为服务国省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区域协同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二)必须统筹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目标是引领,问题是靶心。一方面,要科学设定目标体系。对标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对标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使命任务,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深入研究“十五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核心指标和阶段性任务。目标设定要体现“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更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确保经过努力能够如期实现,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另一方面,要敢于正视问题、聚焦短板。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我们要把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一次深度“把脉问诊”的过程。当前,要重点聚焦。如何突破科技创新瓶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如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如何迈向中高端)?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特别是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如何有效破解县域经济不强、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的问题?如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如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好“绿水青山”的底色?如何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均衡性,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这些关键问题,各专项规划都要有深入的剖析,提出具有突破性、可操作性的实招硬招。

(三)必须统筹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五年规划,既要管五年,也要看十年甚至更长。“十五五”规划,首先要聚焦未来五年(2026-2030年)的重点任务。要细化实化发展思路、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具体项目,确保目标任务可分解、可考核、可完成。同时,必须具有前瞻眼光,对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和前瞻布局。要深入研究未来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人口结构变化、社会发展趋势等对**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比如,在产业布局上,既要抓好现有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如烟草、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也要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如高铁、水运、能源、新基建),要着眼长远需求,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打好基础。在生态保护、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方面,更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三、聚焦关键支撑,全力谋实谋准“十五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切实增强支撑力和带动力

项目是规划的骨架和血肉,是规划落地见效的核心载体。没有高质量的项目支撑,再好的规划也是空中楼阁。各部门在项目谋划上,一定要下足功夫、找准方向、力求精准。

(一)要突出“全局性”,谋划牵引性强的重大战略项目。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省市发展大局和我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意义、能够带动全局、影响力深远的“大块头”项目。比如。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围绕打造“四大千亿产业”(装备制造、烟草、文旅康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培育“四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谋划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如争取在**布局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要聚焦德山经开区、**高新区、西洞庭生物科技园等重点园区,谋划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集群。要深入研究如何依托中联重科、中车**工业园、溢多利生物、飞沃科技等骨干企业,策划带动上下游集聚发展的重大项目包。在基础设施方面。要聚焦提升枢纽能级,全力争取呼南高铁襄常段实质性开工并谋划好相关配套;加快推进澧水石门至澧县航道、松虎航道整治等水运项目;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如安慈高速西延、石桃高速等前期工作);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如抽水蓄能电站、大型风光电基地、电网升级改造等)。要聚焦城市功能提升,系统谋划城市更新(如老工业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防洪排涝体系完善(沅澧安澜工程)、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基础设施(5G、算力中心)等重大项目。在生态环保方面。要围绕“守护好一江碧水”,深化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谋划一批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重大项目。积极对接国家“双碳”战略,谋划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在民生保障方面。要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教育(优质学位供给、职业教育提质)、医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领域,谋划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项目。

(二)要突出“精准性”,提升项目谋划的质量和成熟度。项目谋划不能“拍脑袋”,要建立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要加强政策研究。吃透国家、省里的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支持重点,确保我们谋划的项目符合上级政策要求,能够顺利“入笼子”、争取支持。发改委要加强指导,定期梳理发布政策信息包。要加强前期工作。对拟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希望争取纳入国省规划盘子的项目,必须从现在起就着手开展必要的前期工作,如初步选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投融资模式研究等,提高项目的成熟度和可批性。要坚决避免“规划墙上挂、项目纸上画”。要强化要素保障前瞻考虑。在谋划项目时,就要同步考虑土地、资金、环境容量、能耗指标等关键要素的支撑可能性和保障路径,避免规划项目因要素制约而无法落地。

(三)要突出“实效性”,建立动态优化的重大项目库。“十五五”规划项目库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建立常态化谋划、论证、储备、滚动更新的机制。市发改委要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十五五”重大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要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评估调整,及时补充符合新发展要求、市场前景好、成熟度高的新项目,调出难以落地或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初步考虑,“十五五”期间,全市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1500个,其中力争纳入国省规划笼子的项目数量、质量要较“十四五”有显著提升。这是我们争取上级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推动规划落地的重要基础。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