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6
发布时间:2025-05-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阶段,也是市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赶超跨越的战略机遇期。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化认识、主动作为。
(一)规划编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以规划为引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对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聚焦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区域协调、开放合作等关键领域,科学谋划发展路径,确保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二)规划编制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十四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足、民生领域短板等问题依然突出。“十五五”规划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的问题,要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针对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的问题,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规划引领,把短板转化为潜力,把挑战转化为机遇。
(三)规划编制是顺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十五五”规划不仅是经济规划,更是民生规划。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纳入规划视野。要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民生工程,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例如,在就业领域,要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创业扶持工程;在教育领域,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医疗领域,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养老领域,要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在住房领域,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同时,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可以建立民意反馈机制,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并在规划中体现采纳情况,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汇聚民智的过程,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二、聚焦重点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目标路径
“十五五”规划编制要立足市实际,突出前瞻性、战略性、操作性,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谋篇布局。
(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要立足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协同发力。一是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支持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二是培育新兴产业“成势”。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三是布局未来产业“破题”。抢抓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氢能储能等前沿赛道,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发展新动能。
(二)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创新是第一动力。一要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探索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要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贸易中心。三要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高标准建设(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级实验室等),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机制,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