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73

发布时间:2025-05-23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五五”时期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这一时期的规划,对XX市而言,关乎长远发展大局,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XX实际,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为XX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领会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一)深刻认识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个个五年规划引领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五年规划为我们明确发展目标、统筹资源配置、凝聚社会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XX市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同样得益于五年规划的科学引领,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继续发挥好这一政治优势,精心编制“十五五”规划,为XX未来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二)准确把握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作用。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十五五”时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阶段。XX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通过编制“十五五”规划,进一步明确XX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找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文化繁荣兴盛、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增进等重点领域,科学谋划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XX担当、贡献XX力量。

(三)切实增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科学决策是确保规划科学性、前瞻性的关键,民主决策是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重要途径,依法决策是保障规划合法性、权威性的根本要求。在“十五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规律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群众充分参与到规划编制中来,使规划更好地体现人民意愿。同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制定过程依法合规,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二、紧密结合实际,明确XX发展的目标任务

立足XX实际,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和挑战,是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分析市情,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十五五”时期XX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推动XX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XX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在“十五五”时期,要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水平。例如,在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开展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比如,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XX市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十五五”时期,要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加强城市规划引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质形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同时,要注重城市文化内涵挖掘,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XX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在乡村振兴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工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此外,还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