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市安委会2025年第3次全会暨安全生产点评会议的讲话

浏览量:52

发布时间:2025-08-2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应安委2025年第3次全会暨7月安全生产点评会议,主要任务是复盘工作、研判形势、共商对策、确保安全。刚才,我们观看了《全市安全生产警示片》,本次警示片与以往不同,不是由暗访人员外出专题拍摄,而是由各县市区和市直重点成员单位提供,为大家这种敢于揭短、曝丑的做法点赞,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背后的复杂性、反复性、严重性;*同志通报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和有关工作情况,提出了工作建议;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交警支队分别就建筑施工、重点项目建设、道路交通等领域安全防范作出了部署,我都赞同,请大家抓好落实。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同频共振、齐抓共管,杜绝了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大家的工作可圈可点。一是优部署。出台《强基固本攻坚方案与年度任务清单》,市应安委实行“月点评+专题部署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二是优联动。通过季度全会、月度点评、即时协调,各地各部门联动作战。市应安办已发布提示函、交办函36份,做到任务同步、问题同解。三是优整治。部署开展了34个专项整治行动,市级领导、重点成员单位、市应安办包县市区定期开展指导帮扶,企业不断建立和完善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今年来已排查重大隐患728条,其中已整改698条,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当前的严峻形势,道路交通、消防、工贸领域事故依然多发,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和成品油、非法生产危险品、非法组装车辆等行为屡禁不止,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还不强等等,亟须我们认真研究、予以应对。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树目标、盯目标,实现目标

安全生产工作是以防范遏制事故的成效为导向。各单位要瞄准*年度目标,既抓短期目标实现,又抓长远目标规划,实现“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一)要坚定“遏事故”的首要目标。从全国通报来看,上半年全国发生重大事故4起、死亡70人,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消防和内河水运发生了重大事故,货车农用车非法载人、非法违法生产危险品、建筑施工领域坍塌和高处坠落、非法盗采矿产等问题突出。从全省通报来看,全省发生了*事故,造成16人死亡;上半年发生较大事故9起、亡33人,其中*花炮厂*事故,造成*人死亡,*人受伤;发生了*游船侧翻事故,*人落水,其中*人溺亡。从全市形势来看,虽然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上半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幅度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工贸领域事故接连发生,被省安委办约谈批评。若不采取过硬举措,今年难以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的目标。可以说,全市的安全形势稳中有险、稳中有忧,当前不仅要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也要严控一般事故。

(二)要紧盯“两争先”的年度目标。“两争先”指争当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先进,争拿省政府大抓落实激励奖项。目前,省里已印发《2025年度考核巡查实施方案》《大抓落实督查激励实施方案》,考核包括日常考核和实地抽查,市州的考核将延伸至县市区和重点市直部门。从近期反馈的上半年自评情况来看,各县市区和有关市直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扣分点,如部分市直重点部门未每季度开展隐患排查并曝光典型问题案例,各县市区的头盔佩戴率均达不到90%,4个消防站新建项目未正式动工,3家燃气经营企业未建立相应系统等,*2个森林火灾高火险县市区未按要求组建森林消防队伍也被纳入了大抓落实督查激励的否决项。距离11月底的年度考核仅有4个月的时间,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考核巡查方案,逐项抓好落实。

(三)要聚焦“十五五”规划的长远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即将步入“十五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到2030年要基本形成与“具备较强区域竞争力的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益阳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方面:要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重特大事故“零发生”、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5%”的四个约束性目标。防灾减灾方面:要实现“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控制在1.6万人以内”的预期性目标。应急救援方面:要实现“灾害事故应急响应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基本生活救助物资送达灾害事故现场并分发给受灾人员所用时间控制在10小时以内”的预期性目标。

二、要找问题、思问题,解决问题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有差距也不丢人,丢人的是对差距遮遮掩掩、一捂再捂。把问题摆出来,目的是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中,要坚持刀刃向内、靶向发力,真正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一)要穿透式研究。各县市区和各专项整治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牵头组织推进,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研深研透、讲穿讲破。要学习借鉴近期工贸领域专项整治的做法,剖析认识不足、责任悬空、监管不力等深层次问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关于明确全市工贸领域安全防范工作责任的通知》《全市工贸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厘清属地政府与园区、应急与其他部门、市级与县级的安全防范责任,全面加强工贸企业的监管。道路交通方面:历来是事故最为多发、监管任务最为繁重的一个行业领域,今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实现了“双下降”,但事故基数仍然大,生产安全事故中道路运输事故占比66.6%,要实现压减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压减道路交通事故是关键。市应安委要尽快组织召开道路交通专题会议予以推进,对今年事故进行复盘总结,针对人、车、路、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防范措施。烟花爆竹、危化、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其他专项整治均要进行穿透式研究,确保取得工作实效。

(二)要专业性排查。要树牢“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隐患”的理念。今年全市排查的重大事故隐患数,同比下降82.9%,其中企业自查数仅为152条,仅占全市总量的20.8%,反映出我们监管部门和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还不强。要学标准。“不会查、不想查”,源于对标准吃不透。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员工认真学习64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督促企业通过“班前会”“周例会”等加强安全培训教育。要引专家。市级重点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行业领域隐患排查专家库,按照“行业分类、地域就近”原则,定期组织专家到企业开展指导帮扶,对重点企业、重点工艺、重点部位实行“专家驻企”帮扶制度,对重大隐患实行“专家+企业”双签字确认,确保整改不到位、专家不撤离。要建机制。从2024年7月国务院安委会部署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以来,目前全市已建立机制的企业仅有1965家,与“重点行业领域6月底前、其他行业领域12月底前建立并实施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单位要综合运用集中指导、上门服务、选树典型、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分类指导帮助企业建立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工伤事故预防、专项资金支持、行政执法优化、政务服务保障、评优评先推荐、标准化创建等方面的激励措施,激发企业主动管理的内生动力。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