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市政府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79

发布时间:2025-09-1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前期工作,查找突出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新跨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来抓,连续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政务服务的便捷度有所提升,市场准入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法治环境得到改善,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有所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肯定。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对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更高期盼,我市的营商环境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仍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又不断涌现。有的部门改革协同性不强,“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导致“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难以彻底落地;有的领域审批环节仍然繁多,隐性壁垒尚未完全清除,“玻璃门”、“旋转门”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透明度仍有提升空间,选择性执法、一刀切执法等问题仍未根绝;部分惠企政策知晓度不高、兑现流程复杂,“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干部的服务意识、担当精神和专业能力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仍未完全杜绝。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发展预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营商环境已成为争夺优质资源、提升城市能级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营商环境的支撑。抓好营商环境建设,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竞争力。全市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我市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性、根本性提升。

要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上实现新突破。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最直观的标尺。要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提质增效,真正实现数据互通共享、业务协同联动,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智慧秒办,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群众跑动次数和提交材料。要聚焦企业从设立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持续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出更多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实现更深层次的“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要动态优化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清理各类变相审批和许可,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要加快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改革,建立统一的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确保各项利好政策精准高效落地,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要聚焦法治建设核心保障,在营造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环境上构建新优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坚决治理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等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要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的保护,特别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快速维权机制,对侵权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要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保障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健全破产制度机制,畅通企业退出渠道。要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降低企业维权成本,让企业家能够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要突出监管机制改革创新,在构建新型监管模式上探索新路径。管出公平、管出安全,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部门联合抽查,提高监管效能,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要大力推进信用监管,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让信用成为企业发展的“通行证”。要积极探索触发式监管、沙盒监管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留足空间。要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守牢安全底线,特别是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领域,要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严格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要着力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在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上展现新作为。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通过企业家座谈会、联席会议、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及时倾听企业呼声,精准回应企业诉求,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厘清政商交往边界,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既防止亲而不清、以权谋私,又防止清而不亲、为官不为。要加大监督问责力度,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形成强大震慑。要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经济规律服务企业发展的专业素养。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要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和市县协同,确保各项任务步调一致、高效推进。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督查考评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对成效显著的予以表扬激励,对推进不力、问题突出的严肃追责问责。要广泛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新成效,主动讲好营商环境建设的“故事”,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浓厚社会氛围。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考验着我们的决心、智慧和能力。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我市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