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青年干部在作风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2篇)

浏览量:61

发布时间:2025-05-18

第一篇:青年干部在作风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向背,关乎事业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作为新时代乡镇干部,我们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感知党风的第一扇窗口。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今天,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速度、农村治理的深度革新、农民群众的幸福质感。现结合个人五年基层工作经历,从四个方面谈谈认识与思考,恳请各位指正。

一、深化调查研究,让问计于民成为制胜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基层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不仅要在思想上扎根,更要在行动上结果。当前农村工作呈现三多三新特点——矛盾类型多、利益诉求多、新生事物多;治理模式新、发展路径新、群众期待新。这对我们调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构建三维一体调研体系。我们摸索建立了定点观测+动态走访+云端互动的立体调研机制。在辖区内设立了12个乡村振兴观测点,涵盖传统农业村、易地搬迁社区、小微产业园等不同类型;每周开展周二走访日活动,机关干部全员下沉;同步开发掌上民情小程序,实时收集群众诉求。今年已累计形成调研报告35份,解决实际问题68项。

(二)创新五步工作法实践路径。在天天高速项目征地拆迁中,面对涉及8个行政村、316户群众的复杂局面,我们总结出政策宣讲-诉求收集-方案论证-矛盾调解-成效评估五步工作法。组建9个专项工作组,白天丈量土地,晚上召开星空恳谈会,针对留守老人、返乡创业青年等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方案。最终提前20天完成征迁任务,实现零上访、零强拆的双零目标。

(三)建立双向反馈长效机制。为避免调而不研、研而不用,我们建立调研成果转化机制,重要决策前必须召开群众听证会,政策实施后必须进行效果回头看。去年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根据群众反馈三次调整水渠走向,虽然增加工程成本8%,但保护古民居3处、古树7棵,赢得群众真心支持。

二、改进公务接待,让清正廉洁成为干群纽带

基层公务接待是作风建设的晴雨表。我们坚持把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转化为民生温度,把每一次公务活动都打造成作风建设的示范窗口。

(一)推行三化接待标准。制定《清风接待工作规范》,实行接待场所固定化(限定机关食堂和两个定点民宿)、菜品清单化(推出ABC三档农家套餐)、流程透明化(扫码公示接待信息)。今年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7%,节约资金全部转入微心愿民生基金。

(二)创新五不迎检机制。针对基层迎检负担问题,我们提出不搞路线设计、不做台账美容、不需陪同接待、不用专车接送、不许宴请招待的五不原则。上级部门检查环境整治时,随机抽查垃圾转运站和河道整治点,这种突然袭击反而倒逼我们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镇卫生考评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全县第一。

(三)深化阳光政务建设。开发清风白云三务公开平台,村级财务收支、工程招标、惠民补贴等12类事项实时更新。设立流动监察站,每周三巡回各村开展院坝问廉,已累计解答群众疑问156件,核查问题线索23条。

...


第二篇:青年干部在作风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作为农业农村战线的青年干部,我们肩负着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更需以******精神为镜鉴,在思想淬炼、作风养成、担当作为中擦亮青春底色。结合在基层三年的实践经历,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深刻体会。

一、以“慎微”涵养底线意识,在涉农工作中校准清廉坐标。农村基层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廉政风险的关键敏感带。我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深有感触:某村支书曾在项目验收时暗示适当照顾,当即遭到我们年轻干部的集体抵制。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农业农村工作涉及项目审批、资金管理、政策落实等关键领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纪律红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惠民政策执行中的微腐败风险,如涉农补贴发放中的优亲厚友;二是项目招投标中的人情关,如村集体工程暗箱操作;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中的利益输送,如龙头企业与村干部的不当往来。面对这些考验,我们建立三级联审制度,创新阳光村务APP,将23类村级事务纳入实时监管。在产业项目推进中,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去年累计核减不合理支出67万元。年轻干部更应以三个是否自省:是否在群众关切中保持公心?是否在微信红包、土特产往来中守住原则?是否在工程验收、资金拨付中划清界限?通过廉政风险动态排查,我们已建立42项防控措施,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

二、以“笃学”筑牢思想防线,在扎根乡土中厚植为民初心。作风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在驻村工作期间,有位老农的话令我难忘:政策文件写得再好,不如干部到田头教我们怎么搞。这暴露出部分年轻干部存在的三化倾向:理论学习碎片化,政策理解表面化,群众工作程式化。我们通过三维学习法破局:晨会制度研学政策文件,夜访农户收集民情日记,田间课堂实践专业技能。针对形式主义问题,我们推行四减两增改革:减少台账报表53%,合并检查考核32项,增加实地指导频次,提升群众满意度权重。在惠农政策落实中,开发惠农一键达系统,实现种粮补贴、农机购置等7类补贴无感申领。组建的青禾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农技培训89场,解决实际问题326个,真正让作风建设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