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5
发布时间:2025-07-03
同志们:
廉政建设,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是执政为民的“试金石”,也是区域发展的“稳定器”。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廉政建设不仅关乎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更与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当下,我们的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机遇,只有打造一支廉洁奉公、务实高素质干部队伍,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今天,我们召开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就是要敲响警钟,拉紧纪律红线,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为全区发展保驾护航。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一、筑牢思想防线,让廉洁成为从政“底色”
(一)以理论武装强根基,拧紧“总开关”。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更自觉。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将廉洁从政的要求融入思想深处。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学深悟透,把握精髓,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能让理论学习流于形式,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悟,真正把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
(二)以警示教育敲警钟,绷紧“廉洁弦”。“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警示教育是最好的“预防针”。我们要充分利用典型案例,特别是身边人、身边事,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案件剖析会,用鲜活的事例、惨痛的教训,让干部们深刻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时刻保持警醒。要创新警示教育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干部,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内容,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一名干部都能从警示教育中受到触动,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三)以廉洁文化润心田,涵养“清风气”。廉洁文化是廉洁从政的精神支撑,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要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通过举办廉政书画展、廉政文艺演出、廉洁家风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洁氛围。挖掘本地历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让干部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感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形成崇廉尚廉的良好风尚。
二、扎紧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完善制度体系,堵塞“漏洞”。制度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重点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制度,细化操作流程,明确权力边界,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立制度执行的跟踪问效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让制度成为“稻草人”“纸老虎”,要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二)规范权力运行,划清“界限”。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民谋福祉,用不好则会滋生腐败。我们要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权力和责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特别是对资金分配、项目审批、干部选拔任用等权力集中的岗位,要实行定期轮岗交流,防止权力滥用。
(三)强化监督检查,念好“紧箍咒”。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我们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让权力始终处于监督之下。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对财政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强化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的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畅通监督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建立监督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监督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让监督真正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聚焦重点领域,坚决整治腐败问题
(一)紧盯民生领域,守护“百姓钱袋子”。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领域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我们要聚焦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扶贫等民生领域,严肃查处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加强对民生项目和资金的监管,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让民生政策真正惠及百姓。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建立健全民生领域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
(二)严查工程建设领域,斩断“利益链”。工程建设领域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是腐败问题的“重灾区”。我们要围绕工程招投标、项目审批、物资采购、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转包分包、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建立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和个人实行联合惩戒,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发现的线索要深挖细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斩断工程建设领域的利益链条。
(三)整治行政审批领域,铲除“微腐败”。行政审批是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也是容易滋生“微腐败”的地方。我们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加强对行政审批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对行政审批行为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严肃查处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吃拿卡要、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行政审批环境。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