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7
发布时间:2025-07-0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度**市总河湖长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听取我市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审议有关文件,分析研判河湖长工作形势,部署下步工作,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加快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生态保障。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积极开展巡河护河行动,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问题;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河湖水质持续改善,水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河湖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河湖长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河湖水质仍未达到考核要求,河湖“四乱”问题时有反弹,河湖管理保护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河湖长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治水工作,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一系列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治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化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扎实做好河湖长制各项工作。
**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松花江穿城而过,众多河湖水系纵横交错。这些河湖不仅是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好这些河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好河湖长职责,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河湖资源,努力让**的河湖更加清澈、更加美丽、更加安全。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对取用水实行全过程监管,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强工业节水减排,推进工业节水改造,鼓励企业采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城镇节水降损,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推广普及节水器具,提高城市生活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二)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污染管控。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规范水产养殖行为。加强生活污染防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防止反弹。加强流域联防联控,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
(三)加强水环境治理,开展水污染防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乡村河湖库治理管护三个攻坚行动。持续改善河湖水质,加强河湖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河湖水质变化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治理。加强河道行洪安全保障,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坚决清理整治河道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行为,保障河道行洪畅通。加强乡村河湖库治理管护,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河湖生态修复,推进河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恢复河湖生态功能,提高河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四)加强水生态修复,推进河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恢复河湖生态功能。加大河湖生态保护力度,严格保护河湖水域岸线,加强河湖岸线管理,划定河湖岸线保护范围,严格控制开发利用。加强河湖生态补水,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河湖生态用水需求。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水生态修复效果。
(五)加强河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河湖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加强河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建立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合力。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加大对河湖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涉河湖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排污、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