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烟草局(公司)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浏览量:37

发布时间:2025-08-2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集体学习,内容深刻、意义重大。既有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领会,又有对光辉抗战历史的回望与沉思,更有对典型违纪违法案例的警示剖析。这不仅是一次理论上的“充电”,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和政治上的“体检”。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回顾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还是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明的纪律作风,始终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法宝。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本次集体学习内容,结合分管的综合计划、法规和工会工作,从个人角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体会、反思剖析和下一步打算,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学思践悟,在深刻领会中筑牢思想根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现实是最好的清醒剂。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我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是深刻体会到“坚定信念”是应对一切挑战的“压舱石”。回望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于危亡之际浴火重生,靠的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反观通报的典型案例,那些“落马者”无一不是从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上出了问题,导致精神上“缺钙”,最终在诱惑面前迷失方向。这警示我,越是身处和平年代,越要常思“来时路”;越是面对繁重任务,越要拧紧“总开关”。对于烟草行业而言,当前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落实好国家局、省局(公司)半年工作会精神,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样需要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信念与定力。

二是深刻体会到“纪律严明”是事业行稳致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抗战时期,铁的纪律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凝聚抗战伟力的重要保证。今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一系列党纪党规,就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铁规矩”。典型案例中的人和事,正是因为漠视纪律、践踏规矩,才一步步滑向深渊,不仅毁了个人前程,更损害了党的形象和事业发展。这让我认识到,纪律绝不是束缚手脚的“紧箍咒”,而是保护干部的“护身符”,是保障单位健康发展的“防火墙”。

三是深刻体会到“人民至上”是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抗战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才汇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联系到我分管的工会工作,其本质就是做职工群众的工作。“人民至上”的理念,具体到工会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单位如果人心涣散、怨声载道,那么再宏伟的目标也只是空中楼阁。反之,一个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体,则能爆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二、对标反思,在深刻剖析中找准问题差距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国家局、省局(公司)党组的部署要求,再反观典型案例暴露出的深层问题,我结合分管领域和个人实际,进行了深刻反思,感到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是在政治站位上,统筹谋划的全局性有待加强。案例中一些干部之所以出问题,根子在于没有真正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而是被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反思自己,在分管综合计划科工作时,有时可能更多地从计划执行、数据分析等技术层面考虑问题,对如何将计划工作更紧密地融入全市乃至全省烟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中,如何通过科学精准的计划更好地体现政策导向和战略意图,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存在一种“就计划论计划”的惯性思维,对市场变化的深层次原因、长远趋势的研判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在思想认识和纪律作风上,“严”的基调尚未完全贯穿始终。典型案例是作风问题的极端表现,但根源在于思想上的松懈和麻痹。反思自身,虽然能够认识到纪律建设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管理中,有时也存在“老好人”思想,对于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小毛病,批评教育多,动真碰硬少,担心管得太严会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工会工作中,有时也更侧重于组织活动、发放福利等“暖心”工程,对于如何通过工会平台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纪律作风教育,抓手不多、方法不新,未能完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