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张家山街道“十四五”期间工作情况总结与“十五五”规划

浏览量:63

发布时间:2025-10-29

一、基本情况

张家山街道位于左岸D区5号门面,东至弋江中路,南至黄山路,西至九华中路,北至赭山东路。区域面积7.3平方千米,下辖西洋里、洗布山、三山里、左岸、邢家山、文化路6个社区;2024年辖区共有79个小区,人口数53213人,60岁以上老年人13773人,老龄率26%;现有1个养老机构,6个养老站,9个助餐点,共2200平方米。张家山街道目前一套表企业共 133 家(包括18家商贸大个体),其中2024年新增16家。产业类型主要以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及商贸业为主,其次是建筑业及工业;分行业类型来看,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7家(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7家)、规模以上商贸业51家、建筑业11家、房地产5家、工业1家。

二、“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四五”期间,张家山街道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成功吸引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入驻。同时,街道还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道路维修、绿化提升等工程顺利完成,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市品质逐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方面: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限上单位零售额8.3亿元,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5.8%,规上建筑业产值11.24亿元,同比增长8.26%。年度新增20家规上企业。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限上单位零售额18.8亿元,同比增长10.72%,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2亿元,规上建筑业产值23.09亿元,同比增长105%。年度新增14家规上企业,其中1家大个体企业。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亿元;完成限上商贸单位零售额21亿元;完成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30.4%;完成建筑业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24%。全年新增一套表单位16家。

税收完成情况:2022年地方税收任务6455万元,完成8132.5万元,完成税收任务126%。2023年地方税收任务6842万元,完成8002.3万元,完成税收任务117%。2024年地方税收任务7253万元,完成7741.05万元,完成税收任务107%。

三、“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将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科技创新驱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迎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一轮发展机遇。

(二)挑战:

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这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经济发展动能不足,新兴产业培育尚需加强。固定资产目前在库项目仅有芜湖御珺府项目、天成赭山府项目和老一中片区改造项目,其他项目均已完工。新入库镜湖-金莎广场项目属于烂尾工程续建项目,投资额有限。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整体增速下滑。

2.城市治理难度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治理难度不断加大,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和方法。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环境仍需改善。因辖区内小区交付时间长、楼栋设计不合理、设施老旧等原因,且辖区背街小巷众多,老旧无物业小区林立,环境脏污等问题仍然突出,物业管理矛盾多,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环境卫生问题极易反弹回潮。

3.民生保障需求提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生保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需求仍有差距,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十五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一)聚焦优化平台,创新动能,注入高质量发展企业动力

充分挖掘存量项目,应报尽报。服务新增重点项目,积极申报入库,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上报;做好和辖区商业楼宇的对接,尤其是伟星时代中心、名铸广场进驻的新企业,加大对新增大型企业的摸排走访,对新落户的企业第一时间上门了解,及时落实企业落地后固定资产投资上报及一套表的入库入统工作。

把握产业方向,加大招引力度。根据市委、区委等有关政策导向,分析研究自身优劣势,落实落细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精准服务以瑞鲸供应链为代表的汽车服务业,以海行云物联、海螺信息技术、檬豆网络科技为代表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倍思科技为代表的智能新零售平台项目,支持白金湾云创直播产业园业态升级,助推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汽车后市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重点领域,补齐经济指标短板,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及时跟进掌握企业最新生产经营情况,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不断补充经济发展新动能,带动以商招商模式,打破街道招商载体限制,推动街道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聚焦优化环境,激发潜能,增添高质量发展经济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牢为企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高频、高效沟通,用情、用心、用力做好为企服务工作,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类惠企政策,以实际行动服务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拓展沟通渠道,通过开展党建联盟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全方位凝聚企业发展合力,帮助企业解决物业管理、党务指导等问题,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坚持“无难事、悉心办”和“有事必到、无事不扰”,做到“亲”“清”有度,以优质贴心的服务赢得信任、赢得投资、赢得发展。全面走访辖区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动向,加强与市场监管所、税务等部门联动合作,并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服务企业范围。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坚持项目不论大小、投资不论内外、企业不论新老,做到一视同仁、一样看待。以高效能政务服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健全重难点问题通报、调度、提级办理机制,推动涉企问题快解决、真解决。开展法治护航行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保驾护航,积极营造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全力以赴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民生优先、普惠共享,提升高质量发展治理能力

筑牢社会保障网络。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第一追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用心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加强医保参保宣传,发挥兜底救助作用,推动困难群众参保,做到辖区居民应保尽保;对接区人社局等单位,加强待就业人群技能培训,开展大型专项招聘会,分行业、分人群提供政策指导。抓牢社会保障底线。全面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落实稳就业政策,重拳整治欠薪领域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社保、医保提标扩面,切实让居民群众有“保”障、有“医”靠。扎实做好各类特殊困难群体关心关爱,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兜牢基本生活底线。加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力度,营造“参军光荣、退役荣光”的浓厚氛围。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分级诊疗能力,完善急救服务体系。以街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阵地,突出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宣传教育功能,积极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持续开展民生实事行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社区一线,了解居民诉求,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精准公平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工作。推进西洋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山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筑牢为民服务主阵地,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四)聚焦风险排查、预警研判,兜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落实风险隐患和矛盾排查机制,紧盯物业、民生、邻里纠纷、婚恋家庭等领域,深入开展的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将风险隐患、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好情报信息搜集、及时掌握动态。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对涉稳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预测预警,对敏感的情报信息和有关苗头,提前防范、及时报告、果断处理。

强化安全底线思维。持之以恒加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实行动态销号管理,坚持立查立改,通过社区网格员与物业安全管理人员紧密配合,定期检查飞线充电、高空坠物、占用消防通道、楼道内堆放杂物等问题,及时处理好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扎实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