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县“十四五”总结和“十五五”谋划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67

发布时间:2025-08-0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我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与经验,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的宏伟蓝图。这既是一次回顾过去、盘点家底的总结会,更是一次展望未来、擘画新篇的动员会。刚才,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对“十四五”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对“十五五”的规划提出了初步设想,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同志们的发言和我的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回首“十四五”:在砥砺奋进中夯实基础,在攻坚克难中书写华章

“十四五”时期,是*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也极富成效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局面,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稳步攀升,发展根基更加坚实。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经济总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升。回顾这几年的发展轨迹,我们经历了挑战,也看到了韧性。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5亿元,实现了8.7%的较快增长,为“十四五”开了一个好局。随后几年,尽管面临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我们依然保持了发展的定力。2022年,我们的GDP总量增长至97.52亿元,同比增长3.2%。2023年,在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据基础上,GDP达到了98.93亿元,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为2.3%,但这是在承压前行中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的是,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2024年我县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全年GDP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37亿元,同比增长4.6%,重新回到了中高速增长的轨道。这一条V型回升的曲线,充分彰显了*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五年间,三次产业结构从2021年的20.1:33.5:46.3,演进至2023年的20.5:32.2:47.3。这一组数据的变化告诉我们: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持续稳固,为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第三产业的贡献日益凸显,占比持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在2023年出现了小幅回落,这警示我们,工业强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二)重大项目硕果累累,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我们深知,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谋划和推进了一大批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总投资1946万元的县城供水改扩建及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工,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2024年底建成投用,县城污水日处理能力从4000立方米跃升至10000立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县域水环境质量。在农业领域,我们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2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59%,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产业项目建设亮点纷呈。我们坚持向绿色要效益,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立木一期、代化、高堡等一批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或建成并网、或加快收尾,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总投资达36.64亿元的一批重点项目在2025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展现了我们抓项目、促投资的决心和力度。即使是在节假日,我们的重点项目建设也从未停歇,10万吨低温绿色智能粮油储备库及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一期仓库已然矗立,二期主体工程也将在明年年初完成,这都将成为支撑我们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

(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特色更加鲜明。我们立足县情,发挥比较优势,做精做强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享誉省内。特别是我们的*绿壳蛋鸡产业,已经从一个地方品种发展成为产值超10亿元、带动45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饲养存栏量突破800万羽,真正实现了“小鸡蛋”做成“大产业”。*镇的松港蔬菜基地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基地蓬勃发展,年营业收入达360万元,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文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我们依托*谷文化旅游小镇、*康养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积极探索“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的新模式,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业异军突起,依托*米业、*食品等龙头企业,我们的粮油、果蔬、畜禽产品加工链条不断延伸,附加值显著提升,成为全县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主导产业之一。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更加普惠。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发展的成果不断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成功创建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全县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覆盖率达到99.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25个村(社区),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今日的“洁净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创新探索的县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模式成效显著,2024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95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8%,群众满意度达到100%。“网格+阵地+积分”和“挂村警长”等基层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得2024年上半年全县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9.23%和23.48%,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同志们,回顾“十四五”,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印刻着全县干部的担当和奉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在于有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在于有全县上下的团结拼搏、合力攻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比如,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州范围内仍不靠前,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特别是工业“压舱石”作用不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民生领域还有不少欠账。这些问题,是我们“十五五”时期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二、展望“十五五”:在精准识变中把握机遇,在科学应变中谋求主动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的攻坚五年。谋划好“十五五”发展,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全国、全省、全州的发展棋局中找准*的定位和方位。

(一)从宏观大势看,我们面临着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当前,国家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省委、省政府正大力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特别是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这为我们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契机。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最大机遇,主动靠拢、积极融入,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作为。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作为“省会城市产业配套承接地”的区位优势,在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领域精准发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打造环*南部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和卫星城市组团。

(二)从产业变革看,我们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县在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建材等“三绿”产业方面有基础、有优势。“十五五”期间,我们必须把产业转型升级摆在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系统分析工业、农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找准短板弱项,明确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体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要聚焦工业,主攻实体,扭转近年来工业占比下滑的局面,真正让工业经济挺起*发展的“脊梁”。

(三)从自身基础看,我们面临着厚积薄发的有利条件。经过“十四五”及历届党委政府的持续努力,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发展基础。我们有一批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有一批初具规模的工业企业,有一批正在建设或即将投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和一群勤劳质朴、思变图强的人民群众。这些都是我们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我们必须坚定发展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已经看准的事情抓紧抓实,把已经明确的部署落实落细。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