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集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浏览量:47

发布时间:2025-10-2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关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我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全过程,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集团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工作机制及面临的问题困难,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提供参考。

一、主要经验做法

集团党委紧紧围绕区委工作要求,结合自身作为区级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服务及运营总平台的功能定位,将党建工作与全域土地一级开发、城中村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城市更新等核心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

(一)突出政治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思想根基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凝心铸魂。集团党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截至2025年10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已开展专题学习15次,组织党员干部培训覆盖率达100%。通过深入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经济大区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上来。二是实施能力提升锻造铁军。紧扣集团承担的重大项目和艰巨任务,分类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建立“书记攻坚”机制,由党委班子成员分别领衔负责*村改造、*区域土地腾退等重大项目,在一线指挥、一线协调、一线督办,有效提升了“一把手”的破局能力。同时,围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城市更新等前沿领域,举办专题培训班8期,培训干部员工超过500人次,着力培养“专家型”干部。通过选派3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项目一线、拆迁现场“墩苗”历练,使其在实战中增长才干。三是树立鲜明导向激励担当。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将干部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025年以来,已提拔重用在*片区综合治理、*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部12名,其中包含多名锐意进取的年轻干部,有效激发了队伍“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内生动力。

(二)强化组织功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

一是深化党建品牌赋能发展。集团党委着力深化“筑城先锋”党建品牌建设,将其作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总抓手。品牌建设并非空洞口号,而是构建了“1+N”的品牌矩阵,即在“筑城先锋”总品牌下,各项目一线党支部根据业务特点创立“安居先锋”“更新先锋”“开拓先锋”等子品牌,使党建工作与保租房建设、城市更新、土地开发等具体业务紧密结合。通过品牌引领,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竞争优势。二是创新“揭榜挂帅”激发活力。围绕国有企业主责主业,聚焦“两区”建设、数字经济等重大项目和年度重点任务,全面推行“揭榜挂帅”机制。针对*区域城中村改造这一硬骨头,集团党委发布了包含前期协商、拆迁腾退、规划设计等多个关键节点的“攻坚榜”,鼓励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组建突击队“揭榜”。截至目前,已有5支党员突击队成功“揭榜”,通过数字化平台动态“亮榜”,攻克了长期困扰项目进度的居民协调、手续办理等难题,项目整体进度提速约15%,有效激发了国企创新活力与攻坚实力。

三是打造“红色引擎”凝聚合力。集团党委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将党建工作嵌入生产经营全链条。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划分“党员责任田”,明确党员在质量管控、安全监督、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形成“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效应。同时,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党员围绕降本增效、工艺改进等提出创新建议,累计采纳有效建议127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真正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三)深化协同共治,提升高质量发展治理效能

一是把党旗插在城市更新一线。在集团承担的2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全部第一时间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构建起“项目吹哨、支部报到”的联动机制。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临时党支部吸纳了产权单位、物业公司、居民党员代表共商议事,累计召开议事协调会30余场,成功解决了加装电梯、管线改造、停车位规划等一系列群众关切的难题,居民满意度达到98%以上,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二是推行“党员包干”攻坚克难。在*组团腾退等任务中,全面推行“党员先锋岗”分片包干制度。安排超过100名党员干部直插基层,每人负责5-10户居民的政策宣讲、民意收集和情绪疏导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拆违,带头签约,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赢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腾退任务于2025年9月按期完成,为后续开发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三是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为服务农村城市化的平台,集团党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党建为纽带,主动与*镇、*乡等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共建。通过共享市场信息、共研发展模式、共育经营人才等方式,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闲置资产,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已与3个集体经济组织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可为村集体年增收超过800万元,有力推动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四)聚焦民生福祉,彰显高质量发展国企担当

一是实施“双人才”乐居工程。坚决贯彻落实区委部署,将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核心民生任务。集团党委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租房工作。截至2025年10月,集团已成功获取*、*等区域的4个集体土地地块,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超过1.2万套(间),其中面向高层次人才和快递小哥、网约司机等新市民、青年人的“双人才”公寓占比超过70%,有效缓解了区域人才和城市基础服务人员的住房困难,做大了人才公寓“蓄水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住房保障。二是推进“一老一小”服务工程。集团党委积极响应社会关切,聚焦“一老一小”两大重点群体,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化服务项目。通过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改造老年活动中心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建成并运营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惠及周边3000余名老年人。同时,针对学龄前儿童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开办普惠性托育园,提供安全、专业的托育服务,有效解决了周边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问题,目前已开设托育班级8个,招收幼儿200余名,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开展“惠民暖心”帮扶行动。集团党委始终将困难群体帮扶作为民生工作重点,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针对低保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提供生活物资援助和就业指导。同时,设立“惠民基金”,专项用于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子女教育资助等,累计发放帮扶资金超2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500余人次。此外,积极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义务维修、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年均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切实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二、核心工作机制

集团党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确保党建引领作用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一)建立“思想领航”常态化学习机制

一是固化“第一议题”学习。明确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和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和最新要求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贯彻。二是深化“联学共建”研讨。打破内部学习壁垒,定期与区内重点产业部门、金融机构、驻区央企等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围绕数字经济赋能城市更新、REITs产品助力保租房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学习交流中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凝聚共识。

(二)构建“揭榜挂帅”项目化攻坚机制

一是任务“定榜”精准化。年初,集团党委围绕区委下达的年度“三件事”和集团发展战略,梳理出10-15项“卡脖子”难题和重大攻坚任务,制定详细的“榜单”,明确目标、时限、标准和责任人。二是过程“亮榜”动态化。依托集团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开发“揭榜挂帅”数字化模块,各“揭榜”团队实时更新任务进度、展示阶段性成果、报告存在问题,集团党委进行线上督办和资源协调,实现过程管控的可视化和扁平化。三是结果“评榜”实效化。建立“结果与评优表彰挂钩”的考核机制,将“揭榜”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评优评先、干部提拔任用的关键依据,对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形成“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三)创新“一线堡垒”实战化运行机制

一是组织建设标准化。制定《项目一线临时党组织工作指引》,从组织设置、职责任务、议事规则、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临时党支部“建起来”就能“转起来”,真正发挥作用。二是专业力量下沉。推动集团工程、法务、财务等专业部门的党员骨干下沉到项目一线,担任临时党支部的委员或兼职顾问,为一线解决专业难题提供即时支持,提升一线党组织的实战能力。三是资源保障体系化。明确项目经费中党建活动经费的列支比例,确保一线党组织有钱办事。同时,建设“筑城先锋”党员活动室等实体阵地,为一线党员提供学习、交流、议事的固定场所。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