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湖北省均川镇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量:59

发布时间:2025-10-14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均川镇紧扣“强县工程主线”,围绕“工业绿色转型优化区”功能定位,主动融入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将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乡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随州市农业发展型特色镇”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情况

(一)历史人文悠久。均川镇地处随南,版图面积227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28个村,总人口约6.7万人。曾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日游大洪山,夜宿古均川”。均川镇文化底蕴厚重,民俗民风淳朴,出土过较多的西周早期青铜文物,是西周早期“盅国”所在,有近2500年的历史。

(二)地理位置优越。均川镇距离城区14公里,汉十、随岳和麻竹三条高速公路环镇互通,G240国道穿镇而过,交通方便快捷,区位优势明显。全镇国土面积227平方千米,耕地9万亩,均水河、罗河水库滋养万亩农田,为农业提供充足水源。

(三)产业基础扎实。均川镇是全市生猪养殖大镇,年出栏生猪75万头,占全县60%以上。湖北共富牧业有限公司已形成集现代养殖、有机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农牧装备制造、冷链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4年,均川镇成功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名单,目前全镇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拥有蔬菜大棚400余个,形成了以生猪全产业链为核心,特色农业与农旅融合协调发展的模式。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一)工业:底蕴深厚,升级遇阻。工业发展基础良好,上世纪90年代便有“南学均川”的说法。近年来,经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布局,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基本形成了以宏远机械、诚远专汽、巨建公司、金船食品为主的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配件生产、环卫设施制造、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工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困境,产业升级面临阻碍。

(二)农业:特色初显,短板待补。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以“123456”产业发展新路径,辐射带动全镇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广“合作社+村集体+村干部+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村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打造了“精品椒”辣椒品牌、“绿生源”青茄品牌和“致富果”瓜蒌产业等。中药材、蔬菜等农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农业生产中仍存在农业品牌影响力薄弱、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农产品利润低等问题。

(三)旅游业:资源富集,开发滞后。自然风光秀丽,水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李廷广麻酥饼、油兜、岗上花饭等美食,药王谷、龙王坡等景点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但镇内仅有东润紫海田园景区,景点少、开发程度低、无民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创驱拓维,勇耕工业发展。致力创新驱动,让工业经济“活”起来。加强工业企业培育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挖掘企业自身潜能,释放经济发展动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共富智能装备园产业园区技术能级的提升,推动向高新科技领域发展。致力招大引强,把“招大引强”与“建链、补链、强链”相结合,点对点对接行业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利用闲置土地,引入优质项目落地均川,为工业园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强链塑牌,精耕农业产业。借鉴山东寿光经验,构建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与设施农业,提高蔬菜的规模化与标准化水平。强化品牌建设,整合均川镇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统一的均川镇区域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链至冷链物流、电商销售,与快递物流合作,利用淘宝抖音等平台扩展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将均川大棚蔬菜销售至全国。

(三)筑基建业,深耕农旅融合。以乡村旅游为抓手,深入挖掘均川药王文化、金船传说、唐王典故,结合自然景观,打造康养度假旅游项目。推动文旅融合,探索“农业+工业+旅游”的融合模式,打造均川镇“乡村赏花游”、“农事体验游”、“果蔬采摘游”、“专汽制造体验馆”等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示范带动全镇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唐王广场夜市街,开发李廷广麻饼文旅伴手礼,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展“魅力均川”主题营销,策划“青茄采摘”、“油菜花节”等活动,助力均川旅游良性发展。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