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区委书记在2025年挂钩联系点党支部讲授党课讲稿

浏览量:572

发布时间:2025-07-18

同志们:

今天,我来到**街道**社区第二居民小组党支部,既是履行区委常委挂钩联系基层党支部的责任,也是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思想的一次宝贵机会。根据区委深化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的安排,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围绕“筑牢思想根基锤炼过硬作风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基层治理新实践”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永恒价值,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

中央八项规定,看似是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项具体要求,但其精神内核极其深邃,影响极其深远。它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净化政治生态的“第一刀”,是推动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根本性好转的关键一招。

(一)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命线”。“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中央八项规定从最高领导层做起,要求下基层调研轻车简从、不搞迎送,开会讲短话、发短文,出行不封路、不清场,直接回应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这深刻体现了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十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八项规定落实,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同志们,我们身处基层,是党的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群众感知党风政风的“晴雨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在社区、在居民小组,我们更要深刻理解八项规定的民本情怀,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坚决防止在服务群众时讲排场、搞特殊、收受好处。要时刻牢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

(二)它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动员令”。中央八项规定吹响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的号角。它从作风建设切入,以小见大,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它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打破了所谓“反腐一阵风”的疑虑,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中的歪风”,到遏制“节日腐败”、清理超标办公用房、规范津贴补贴发放,一系列顽瘴痼疾得到有效治理。它深刻表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对于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来说,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严守纪律规矩,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社区第二居民小组党支部作为最基层的战斗堡垒,必须成为执行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的坚强阵地。

(三)它是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无效内卷上,严重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要求精简会议文件、改进调查研究,就是要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迎检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它倡导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更是我们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区作为昆明市主城核心区之一,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片区也面临城市更新、产业培育、社会治理等多重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作风过硬、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队伍。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祛除歪风邪气,树立新风正气,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的一线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二、清醒认识基层作风建设的严峻性复杂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五慎”、把好“三关”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成效有目共睹,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反弹回潮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基层,一些作风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异。结合我们**区,特别是街道、社区、居民小组的实际,尤其要警惕以下现象:

(一)警惕“小微权力”背后的“微腐败”。社区、居民小组直接面对群众,掌握着一些看似微小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权力,如低保申请初审、困难救助发放、证明开具盖章、集体“三资”管理、小微工程发包等。个别党员干部可能利用这些“小微权力”,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虽然单笔金额不大,但“吸血面广”,直接啃食群众获得感,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公信力。比如,在**这样的城郊结合部,随着城市发展,集体土地、房屋租赁、征地拆迁补偿等方面,就是廉政风险易发高发领域。

(二)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在高压态势下,明目张胆的享乐奢靡有所收敛,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头换面、潜入地下。例如:以“线上留痕”代替线下落实,工作群、APP泛滥,过度要求打卡、填报、上传照片视频,加重基层负担;服务群众“推绕拖”,程序看似合规,实则设置“软钉子”;调查研究“走马观花”,满足于“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不解决实际问题;落实上级部署搞“上下一般粗”,不结合社区、小组实际,简单机械执行。在**社区第二居民小组这样的最末端,尤其要防止政策“悬空”、服务“冷硬”。

(三)警惕“圈子文化”“人情往来”对纪律的侵蚀。基层熟人社会特征明显,一些党员干部可能碍于情面,在婚丧嫁娶、年节聚会中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或利用职务影响,为亲友在承揽社区工程、获取便利等方面打招呼、行方便。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蚀,容易让党员干部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原则、突破底线。

(四)警惕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带来的“破窗效应”。少数党员干部认为中央八项规定是管“大领导”的,与基层普通党员关系不大;或者觉得社区、小组“山高皇帝远”,纪律约束不到,存在侥幸心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极易导致行为上的失范,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可能产生“破窗效应”,带坏一方风气。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们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我重点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五慎”,坚决把好“三关”:

(一)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意识:要深刻认识到,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严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对党忠诚、是否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试金石”。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增强大局意识:要自觉把社区、小组的工作放到全区、全市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认识到好的作风是凝聚民心、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保障。个人的行为、支部的形象,都关乎全区发展大局。要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以优良作风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增强核心意识: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根本遵循。增强看齐意识:要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看齐。在作风建设上,就是要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看齐,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支部班子成员、老党员要带头做表率,年轻党员、普通党员要自觉跟上。

(二)切实做到“五慎”:慎独: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道德底线和党纪红线。社区、小组干部经常需要独立处理一些事务,更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表里如一,襟怀坦白。比如,在管理集体资金、处理居民纠纷时,即使没人看着,也要按规矩办事,不存私心。慎微:“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要注重小节,防微杜渐。不要认为喝点小酒、收点小礼、占点小便宜是人之常情、无伤大雅。很多干部的腐化堕落,往往就是从这些“小节”失守开始的。在社区工作中,对群众递来的一支烟、送来的一篮水果,都要保持警惕,能拒则拒。要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慎初:把好“第一次”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面对诱惑时,要坚决拒绝“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滑向深渊。在工程发包、资金审批等关键环节,面对请托说情、利益输送的“第一次”,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慎友: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要明辨是非,择善而交。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搞“感情投资”、想利用你手中权力的人,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安全距离。多交益友、诤友,远离损友、佞友。在**这样的区域,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与辖区企业、商户、项目方的关系,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慎权:要时刻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坚决杜绝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社区、居民小组干部手中的权力虽然不大,但直接关系群众冷暖,更要秉公用权,一丝一毫都不能乱用。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