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党课讲稿: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浏览量:71

发布时间:2025-10-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县委党校,共同探讨一个对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至关重要,也事关*县未来发展的时代课题。县委安排我与大家作一次交流,我思考良久,想讲的题目是——《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忠诚、干净、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这三个词,十二个字,言简意赅,却重若千钧。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三个标准,而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共同构筑了新时代好干部的精神高地和实践坐标。今天在座的,有县里的中坚力量,也有我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我们都是*县发展的“操盘手”和“施工队”。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县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因此,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是我们必须终身修习的“心学”,也是我们干事创业必须掌握的“方法论”。下面,我将围绕这三个关键词,结合我县发展实际和一些工作思考,与同志们作三点交流。

一、铸牢忠诚之魂,在紧跟核心、看齐追随中把稳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

忠诚,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的政治基因,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没有忠诚,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对党忠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实践的、无条件的。它体现在我们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的方方面面。

(一)忠诚必须从回望历史征程中汲取信仰力量。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对党忠诚的壮丽史诗。从革命战争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铁骨,到建设时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无私奉献,再到新时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无数先辈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历史告诉我们,忠诚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我们的忠诚才能有牢不可破的根基。在座的同志们,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常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的纵深中感悟思想伟力,不断补足精神之“钙”,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忠诚必须在推动*发展实践中得到检验。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体现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的实际行动中。检验忠诚的考场,就在我们*县这片热土上,就在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县的广大党员干部正是凭着一股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同志们可以看一组数据:2022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5.3亿元;2023年,我们再上层楼,达到538.6亿元,同比增长6.6%;2024年,我们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预计可达57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11.5:40.3:48.2,优化调整为2024年底预计的9.8:39.5:50.7,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50%。城镇化率从三年前的58.1%提升至61.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2%和8.5%。这些数字背后,凝结的是全县上下的心血和汗水,更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福祉的最好证明。当县委提出要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从一片荒芜土地上建起一座现代化园区时,是我们的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夜以继日跑项目、谈合作、搞建设,才有了今天一个个高新企业落地生根的喜人景象。当县委决定实施“数字*”战略,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时,是我们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推广“5G+智慧农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才让我们的传统产业焕发了新生机。这些工作,没有一件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正是因为我们对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对县委确立的发展路径怀有绝对忠诚,才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三)忠诚必须在时常对标对表中保持绝对纯粹。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在工作中也看到一些反面典型。有的人嘴上“忠诚”喊得震天响,背地里却搞“七个有之”,当“两面人”,做“两面派”;有的人对中央政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搞变通;有的人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些都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表现,是政治上的“污染源”,必须坚决清除。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养成时常“照镜子、正衣冠”的习惯,以党章党规党纪为镜,以先进典型为镜,以反面案例为镜,时刻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看看自己的忠诚纯度够不够、成色足不足。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守住干净之本,在严守规矩、清正廉洁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防护堤”

如果说忠诚是方向问题,那么干净就是底线问题。一名干部,能力再强,如果不干净,走得越高,摔得越重,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危害也越大。干净,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一)干净是源于思想深处的敬畏和自觉。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干净,首先是一种内在的修为和定力。真正的干净,不是靠别人监督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地自我约束。特别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不能守住心神、管住行为,最能考验一个干部的党性。有的干部认为,吃点喝点、收点小礼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第一次”失守开始,一步步滑向深渊的。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时刻保持对纪律规矩的敬畏之心,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把法律法规的“高压线”牢记于脑中,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主动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做到“干部身边无老板,老板身边无干部”,建立“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二)干净是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清明,干部清正廉洁,客商才会纷至沓来,项目才会落地生根。反之,如果“吃拿卡要”成风,办事“不找市场找市长”,再好的资源禀赋、再优惠的政策也留不住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抓党风廉政建设,抓干部队伍的干净,就是抓发展、抓营商环境。前段时间,我们纪委监委处理了一起案件。外地一家高科技企业准备来我县投资一个亿元级的项目,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我县某单位的一名股级干部暗示企业方需要“意思意思”,否则流程就“慢慢走”。企业负责人非常反感,一度准备放弃投资,并向我们反映了情况。我们收到线索后,迅速行动,查实了该干部的违纪行为,依纪依规给予了严肃处理,并由县领导带队向企业登门致歉。这件事的处理,让企业负责人看到了我们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最终不仅留了下来,还决定追加投资。这个案例深刻地说明,一个不干净的干部,破坏的是整个区域的形象和发展机遇;一个干净的干部队伍,是吸引投资、推动发展的“金字招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干净与发展息息相关。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高质量发展清除障碍、保驾护航。据统计,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2024年我县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1万户,同比增长13%,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