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0
发布时间:2025-07-09
为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定不移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及省高院的工作部署,我院于2025年5月至12月全面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我院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系统施治,有效遏制了司法领域中“舌尖上的腐败”现象。现将工作情况详细总结如下:
一、专项整治行动主要成效
(一)构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全方位推动整治工作
1.成立“1+3”领导机构,强化组织领导。组建由党组书记、院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院长、纪检组长、政治部主任担任副指挥长的专项整治指挥部。在此基础上,下设综合协调、案件查办、制度建设3个专班。这一架构形成了党组主抓全局、纪检严格监督、各部门协同联动的紧密责任链条,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把控,每一项任务都能责任到人,为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实施“五定”工作法,明确工作标准与流程。精心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立了明确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时限、定责任的“五定”标准。将整治重点细致地分解为8类32项具体情形,使整治工作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推进机制,每周对整治工作进行调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月进行通报,对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示,形成了有效的工作压力传导机制,推动整治工作稳步高效进行。
(二)创新“四维教育”模式,全方位筑牢思想防线
1.开展“清风讲堂”系列教育,强化廉政学习深度与广度。组织“三个一”专题学习活动,即开展一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廉政专题学习,通过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深入学习廉政理论知识,为全院干警树立廉政学习的标杆;举办一场干警全员纪律培训,确保每一位干警都能接受系统的纪律教育,增强纪律意识;进行一轮支部主题党日研讨,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干警深入讨论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激发干警的自我约束意识。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累计覆盖干警达1200人次,使廉政教育在全院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
2.打造“镜鉴工程”警示体系,强化警示教育效果。精心汇编司法系统违规吃喝典型案例20件,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违规吃喝行为,为干警提供了全面而真实的警示素材。制作《酒局之祸》警示教育片,通过直观的视频影像,生动地展现违规吃喝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干警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组织庭审旁听3场,让干警亲身体验违规行为的法律审判过程,增强对法律威严的敬畏感。开展“以案五说”活动,即说纪、说法、说德、说责、说害,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违规吃喝案例,引导干警从纪律、法律、道德、责任、危害等多方面认识违规吃喝行为的严重性,使警示教育更加全面、深入、细致。
3.推行“阳光承诺”行动,实现承诺全覆盖。创新“三级承诺”机制,强化各级人员的责任意识。班子成员签订“一岗双责”承诺书,明确在履行自身岗位职能的同时,还要承担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庭室负责人递交管理责任状,将本部门的廉政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全体干警填写廉洁自律卡,从个人层面承诺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通过这一机制,实现了承诺覆盖率100%,将廉洁自律的要求层层传递到每一位干警心中,形成全院上下一心、共同抵制违规吃喝行为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五查联动”机制,全面深挖问题线索
1.开展“翻旧账”专项审计,深入排查经费支出问题。对2019年以来公务接待费、差旅费、培训费等8类经费支出进行“穿透式”审计。这种审计方式不仅仅是对账目表面的检查,而是深入到每一笔费用的具体用途、报销流程等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通过这一审计,发现了超标接待、拆分报销等问题线索17条,为后续的整改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组织“啄木鸟”交叉检查,增强明察暗访效果。抽调纪检、财务、督察部门的骨干力量成立6个检查组,这些检查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开展3轮明察暗访。这种检查方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实际情况,有效地发现“隐形变异”吃喝问题9个,如一些隐蔽的私人宴请、以虚假名义进行的吃喝等,及时揭露了隐藏在暗处的违规行为。
3.建立“智能预警”监督系统,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监督效率。研发“三公”经费动态监测平台,这一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置人均餐标、消费时段等12项预警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实时监测,能够自动抓取异常数据23条,例如超出正常餐标范围的消费、在非工作时段的异常公务接待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违规吃喝风险,实现了对违规吃喝行为的智能化、精准化监督。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