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长在全县迎接省生态环保督察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155

发布时间:2025-05-2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迎接省生态环保督察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县上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严实的作风,全力做好省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推动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迎接省生态环保督察的政治自觉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省生态环保督察是对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对我们践行“两个维护”、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政治检验。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此次督察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深化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迎接环保督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省委、省政府连续开展多轮生态环保督察,就是要倒逼各地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县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生态地位特殊,环保责任重大。近年来,我们虽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仍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去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我县化工园区废水处理不达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滞后等问题,暴露出我们工作不细、作风不实。此次省督察既是“压力测试”,更是“整改契机”,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做好迎检准备。

(二)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实举措推动问题整改。环保督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历次督察情况看,问题主要集中在“思想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力、工作作风不实”三个方面。有的部门对环保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捂着盖着”;有的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偷排漏排、数据造假;有的干部在整改中“敷衍应付”,搞“表面整改”“虚假整改”。这些问题警示我们,环保工作绝非“一阵风”,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此次迎检,我们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督察组指出的问题,要照单全收、立行立改;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制定方案、分步推进;对共性问题,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确保问题整改“见底清零”。

(三)坚持问题导向,以更严标准补齐工作短板。当前,我县环保工作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结构性污染突出。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高,单位GDP能耗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二是基础设施薄弱。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仅67%,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不足50%。三是监管能力不足。环保执法队伍编制不足,监测设备老化,难以适应“全时段、全覆盖”监管需求。对此,我们要以省督察为契机,瞄准“短板”精准发力。比如,针对化工园区异味扰民问题,要加快推进“一企一管”改造,年内实现废水废气在线监测全覆盖;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年内建成20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针对环保基础设施滞后,要启动实施“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确保2025年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0%以上。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面做好省生态环保督察各项准备工作

省生态环保督察内容涵盖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环保责任落实、突出问题整改、群众信访办理等多个方面,涉及部门多、领域广、要求严。我们必须聚焦重点环节,细化工作举措,确保迎检工作“无死角、零遗漏”。

(一)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对辖区内所有企业、所有污染源进行拉网式排查。一是抓重点领域。聚焦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紧盯化工园区、建筑工地、餐饮油烟、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二是抓风险隐患。对饮用水水源地、危废处置企业、尾矿库等环境敏感区域,实行“一企一策”风险评估,建立隐患台账,落实防控措施。三是抓群众关切。对近年来环保信访件进行“回头看”,重点核查重复访、越级访问题整改情况,确保群众合理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某小区周边工地夜间施工噪声问题,要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降噪措施,对屡教不改的依法顶格处罚。

(二)全力抓好问题整改,做到“改彻底、不反弹”。对前期排查发现的问题,要实行“清单化+责任制+销号制”管理。一是分类施策。对能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限期完成;对需长期整改的,要制定阶段性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坚决防止“新官不理旧账”。二是严格标准。整改工作必须经得起“四看”:看措施是否精准、看责任是否到人、看时限是否明确、看效果是否达标。比如,某镇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不达标问题,虽已建成应急处理设施,但COD浓度仍超标20%,必须督促运营方优化工艺参数,确保9月底前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强化问责。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去年,某企业因偷排废水被查处,但属地政府监管缺失,我们已对分管副镇长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在全县通报。

(三)完善资料台账,做到“规范全、支撑强”。迎检资料是反映工作成效的重要载体,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完整”。一是规范资料归档。按照“一单位一档案、一问题一卷宗”要求,对环保决策部署、执法检查记录、问题整改台账等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确保逻辑清晰、数据一致。二是强化数据支撑。对空气质量、水质监测、能耗指标等关键数据,要建立电子台账,实现动态更新、实时可查。三是注重痕迹管理。对环保会议、现场检查、整改验收等环节,要全程留痕,确保工作“可追溯、可核查”。比如,在迎接中央环保督察时,我县因某河道治理资料缺失被扣分,此次必须杜绝此类问题。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