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5
发布时间:2025-07-3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院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刚才,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的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全面回顾了上半年的工作,找出了问题,也明确了方向,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发展态势持续向好,院内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进一步凝聚和提振。
(一)核心业务指标稳健增长,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上半年,我们始终将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置于首位,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诊疗水平。全院上下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沉甸甸的成绩单。上半年,我院门诊服务达31330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686例,业务规模稳步扩大;病床使用率达到,平均住院日控制在合理区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患者康复好转率稳定在的高位水平,这充分体现了我院在精神康复领域的专业实力和技术自信。这些数字背后,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是每一个管理岗位的默默坚守,是全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生动体现。
(二)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彰显,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我们始终坚持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三)内部管理效能逐步提升,发展根基得到夯实。我们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上半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预算管理、完善绩效考核等方式,医院运营的精细化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组织开展全院范围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在消防、燃气、用电等重点领域,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了医院运行的绝对安全。这些基础性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医院的长远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总的来说,上半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这是上级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院干部职工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院党支部和领导班子,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正视问题,深刻反思,清醒认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这既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推动未来工作的前提。当前,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困惑,必须保持一份“赶考”的清醒,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刀刃向内。
(一)学科建设的“深度”与“高度”仍有不足。虽然我们的康复治疗有特色,但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学科影响力还不够响亮。一些亚专科领域的发展还不够均衡,高水平的临床科研成果产出不多,缺乏能够引领行业方向的标志性技术和项目。如何将临床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和学术优势,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
(二)人才梯队建设的“厚度”与“锐度”亟待加强。人才是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但我们的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领军型人才和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储备不足,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成长路径还有待完善。部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匹配,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三)精细化管理的“精度”与“广度”有待提升。当前,我们的管理模式在*些方面还略显粗放,管理链条上还存在一些堵点和断点。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还不够顺畅,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影响了整体运行效率。在成本管控、绩效激励、流程再造等方面,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服务模式创新的“广度”与“温度”需要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正在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健康服务模式转变。我们在主动服务、延伸服务、人性化服务方面,做得还不够。如何真正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如何更好地满足患者及家属在心理、社会、康复等方面的综合需求,是我们的服务必须补齐的短板。
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沉疴顽疾,有些是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认真研究,逐一破解。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