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乡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98

发布时间:2025-07-3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乡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心情是沉重的,但决心是坚定的。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针对当前我乡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一次深刻的、全面的、彻底的反思与动员,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坚决打一场扭转被动局面、重塑*形象的“翻身仗”。刚才,分管领导已经通报了近期县农业农村局督导组对我乡进行暗访检查的情况,问题清单触目惊心,相关同志也作了表态发言。在此,我不再重复问题,也不想多说批评的话。因为板子打在大家身上,根子却在我这个“班长”身上。作为乡党委书记,面对连续两次的全县通报,面对县委领导的约谈,我深感自责和愧疚。这不仅是工作上的失利,更是对我们全乡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一次拷问,是对我们守护家园责任心的一次检验。这说明我们的工作,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不是为了追责,而是为了担责;不是为了抱怨,而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全县人居环境观摩拉练,对我们而言,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考试,是一次必须拿下的硬仗。我们不能再有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全力以赴,迎头赶上。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危机,深刻反思,从思想深处拉响环境整治的“警报”

我们*乡,素有“世外桃源”的美誉,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我们有连绵的青山,有清澈的溪流,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宜人。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底气。近年来,我们依托这片绿水青山,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和林下经济,方竹、中药材、生态蜂等特色产业初见成效,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学者前来观光研学,乡亲们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然而,我们必须痛心地看到,与我们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区域“脏、乱、差”的现实。县里的通报一针见血,指出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乡政府所在地到各村主干道,从移民安置点到普通农户庭院,垃圾入桶不及时、污水乱排、柴草乱垛、杂物乱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就像是美丽衣袍上的一块块污渍,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人居环境质量,也正在侵蚀我们发展的根基。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当游客慕名而来,看到的却是路边散落的垃圾,他们会作何感想?当返乡的亲人回到家乡,迎接他们的却是淤塞发臭的沟渠,他们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当我们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能舒畅吗?幸福感能提升吗?问题的表象是环境卫生,根源却在思想认识。我们一些同志,嘴上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行动上却依然是“旧习惯、老样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种心态”在作祟:一是“无所谓”的麻痹心态。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是小事,无关发展大局,搞得好与坏,无伤大雅。平时工作中,满足于“扫扫门前雪”,缺乏“管好大家园”的全局观和责任感。这种心态导致了我们工作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力度不大。二是“没办法”的畏难心态。面对常年累月形成的卫生习惯,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一些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工作难做,群众难管,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动真碰硬。这种心态导致我们的长效管理机制成了一纸空文,网格化管理责任落不到实处。三是“一阵风”的应付心态。习惯于搞突击、打运动战,上级检查就紧一紧,风头一过就松一松。缺乏久久为功的韧劲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我们的基础设施并非一无所有,乡里曾投入资金修建了产业路,完善了部分区域的排水沟和路灯,也配备了垃圾桶等设施。但为什么这些设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缺乏常态化、精细化的管护,导致“建而不管、管而无效”。同志们,思想上的灰尘,是环境脏乱差的最大污染源。这次被约谈,对我个人是一次深刻的警醒,对全乡的工作更是一记重锤。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上述错误心态,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到事关我乡发展大局、事关群众根本福祉、事关干部作风形象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这不仅是一项环境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发展工程。环境好了,群众的心气就顺了,发展的底气就足了,我们*乡的品牌才能真正叫响。

二、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迅速掀起环境整治的“风暴”

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距离全县观摩拉练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超常的决心、超常的举措、超常的力度,全面打响这场人居环境整治的攻坚战。我宣布,从今天起,全乡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环境整治“百日提升”专项行动。具体要做到“四个聚焦”:

(一)聚焦组织领导,织密责任“一张网”。好的工作成效,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乡党委、政府决定,成立由我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的*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全乡整治工作。我们要建立并严格执行“乡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和村民代表包户”的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体系。每一条路、每一片区域、每一个庭院,都要明确责任人。从今天起,所有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取消周末休假,全部下沉到村组,现场办公、一线指挥。大家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用脚步丈量责任区,用汗水擦亮新面貌。

(二)聚焦重点难点,打好全域“攻坚战”。本次整治行动,要坚持全域覆盖,不留死角,但也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根据以往检查的情况和即将到的观摩路线预判,以下区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一是“门户”区域,即进入我乡的主要干道沿线,这是我们的“脸面”,必须做到路面无垃圾、边沟无淤积、视线内无乱堆乱放。二是“窗口”区域,包括乡政府广场、卫生院、希望学校周边及集镇安置点,这些是展示我乡形象的“窗口”,必须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标准。三是“腹地”区域,即各村主干道、村民聚居点和公共活动场所,要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顽疾。四是“源头”区域,即我们正在大力发展的民宿、农家乐和产业基地周边,环境是吸引游客的第一要素,必须做到内外兼修,环境优美。针对这些重点区域,我们要实施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各村、各单位要立即对辖区内的问题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时限清单,确保每一项问题都有人管、有人盯、有人改。

(三)聚焦群众参与,奏响共建“交响乐”。人民群众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这场战役,光靠干部干、群众看,是打不赢的,也打不长久。我们必须用心用情,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宣传栏、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把环境整治的意义、要求讲清楚,把“家园意识”“主人翁意识”讲明白,让“*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二要创新激励机制。要深入开展“五美庭院”创建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不仅要大张旗鼓地表彰,给予“流动红旗”、发放一些实用的生活用品作为奖励,更要让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乡传扬,形成“一户带一片、一村带全乡”的良好氛围。三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全乡党员干部要带头行动,先从自家做起,从庭院扫起,以实际行动为群众作出表令,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