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县安全生产暨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部署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58

发布时间:2025-09-04

同志们:

今天,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安全生产暨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视频会议之后,我们立即召开全县的专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上级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及消防救援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压实。刚才,我们共同听取了市里的统一部署,要求明确,任务具体,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要求。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认清形势,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自觉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与消防救援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遏重大、降较大、减总量”的工作目标,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夯实消防安全基层基础,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起,同比下降8.3%;死亡3人,同比下降25%;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350余次,其中火灾扑救180余起,抢险救援110余起,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安全监管人员和消防救援指战员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和消防救援工作的基础仍然不牢,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问题和短板不容忽视:一是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少数单位和干部对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工作落实上,上热下冷、内紧外松的现象仍然存在,压力传导没有完全到位,责任链条在“最后一公里”存在虚化、弱化现象。有的企业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不足,隐患排查整治流于形式。二是重点领域的“险情”依然突出。从近期排查情况看,消防安全、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等传统高危行业领域的风险隐患存量依然较大。特别是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如医院、养老院、大型商超、学校等,消防设施老化、疏散通道堵塞、用火用电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一些“三合一”场所、电瓶车违规充电、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新的消防安全风险,监管难度持续加大。三是基层基础的“短板”依然明显。我县部分乡镇的消防救援站建设进度滞后于发展需要,专职消防队伍力量薄弱,装备配备不足,实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部分网格员的安全巡查能力和专业水平不高,发现和处置早期风险隐患的能力不足。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尚未真正筑牢。四是监管执法的“力度”依然待加强。部分行业监管部门存在“宽松软”现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震慑。“三管三必须”原则在一些领域落实得还不够到位,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监管空白地带。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有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未能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同志们,安全生产工作没有“万无一失”,只有“一失万无”。当前正值夏秋之交,是生产经营活动的高峰期,也是洪涝、台风、高温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季节,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的压力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把问题想得更严重一些,把措施定得更周全一些,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与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更有力、更精准、更务实的举措,全面提升我县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要以最严标准,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必须将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一要紧盯消防安全领域。要深刻吸取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聚焦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仓储物流、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高风险场所,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要重点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堵塞占用消防通道、损坏停用消防设施、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问题。要对“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群租房等实施最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小火酿成大灾。二要紧盯交通运输领域。要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的动态监管,严厉查处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的排查治理力度,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要加强对水上交通、铁路沿线、寄递物流等领域的安全监管。三要紧盯建筑施工领域。要强化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管控,严格落实施工方案审批和现场监护制度。要严厉打击无证施工、转包分包等违法行为。要高度重视城镇燃气管网、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运行,特别是老旧管网的更新改造工作要加快推进。四要紧盯危险化学品和工贸领域。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全链条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要强化对涉爆粉尘、有限空间作业等工贸企业的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此外,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特种设备等其他行业领域的安全工作,也要同步抓紧抓实,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所有隐患,必须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

第二,要以最高要求,加快消防救援能力现代化建设。消防救援队伍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全面加强消防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一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按照全县总体规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乡镇消防救援站的建设进度。已经建成的,要尽快配齐人员装备,投入执勤备战,确保“建成一个、管用一个”。尚未开工的,要加强协调保障,力争早日动工。要构建以县消防救援大队为主力、乡镇专职消防队为骨干、企业和社区微型消防站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消防救援力量体系。二要全面提升实战打赢能力。要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常态化开展全员额、全要素的练兵比武活动,着力提升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攻坚克难能力。要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勤联动、联战联训,定期组织开展针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综合体等复杂场所的灭火救援实战演练,磨合指挥体系,提升协同作战水平。三要大力推动科技赋能。要积极拥抱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加快“智慧消防”建设步伐。要推动消防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实现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实时动态感知和智能分析研判。要推广应用先进的消防救援装备,用科技力量提升灭火救援的效率和安全性。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