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市警示教育大会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浏览量:78

发布时间:2025-09-03

同志们: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启了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放眼今日之各地,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的作风面貌焕然一新,党心民心空前凝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专题党课,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近期通报的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示警,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严守纪律规矩,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锲而不舍落实纪律规定精神,以强有力的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奋力谱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围绕主题,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这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第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否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定精神,是对党员干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觉悟的直接检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落实纪律规定精神不是简单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贯彻落实纪律规定精神作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和政治试金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在我市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

第二,加强作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市正处在推进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的优良作风。我们作为首府城市,必须强化担当,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干事创业的锐气。如果我们的干部作风漂浮、纪律松弛、效率低下,甚至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就无法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大力践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才能破除发展障碍,激发内生动力,把作风建设的新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新风气,以过硬作风引领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第三,加强作风建设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必然选择。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风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一个时期的作风,可以赢得一个时期的民心;一个地方的作风,可以决定一个地方的风气。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但我们也要看到,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差距。只有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不断巩固和厚植党的执政根基,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二、清醒正视当前作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

回顾过去,我市在作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基层减负工作,成果有目共睹。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市级发文数量就同比减少了19.5%,会议次数更是大幅减少了52.6%。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抓落实的生动体现。

然而,成绩面前,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必须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树倒根存,一些问题由明转暗、改头换面,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一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禁而未绝,隐形变异问题不容忽视。从今天会上通报的案例,以及近期全国各地曝光的典型问题来看,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依然是“重灾区”。有的化整为零,将大额宴请拆分成多次小额消费;有的转入地下,在企业食堂、私人会所、偏远农家乐等隐蔽场所搞“一桌餐”;有的巧立名目,以“试吃品鉴”“商务接待”为幌子行公款吃喝之实;还有的通过电子红包、快递礼品等方式收受礼品礼金,手段更加隐蔽。前段时间,我市纪委监委在明察暗访中,依然发现了相关问题线索,并通报了6批次8名党员干部酒驾、醉驾、赌博等问题。这些都警示我们,顶风违纪现象依然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必须露头就打、寸步不让。

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固不化,担当作为不够问题依然突出。相比于享乐奢靡等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更加隐蔽,危害也更为深远。当前,一些干部身上依然存在“疲劳综合征”,有松劲歇脚、得过且过的思想。有的“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文件传达不过夜,工作落实不见人,把“说了”当“做了”,把“发文”当“落实”;有的不愿担当、不敢碰硬,“新官不理旧账”,对历史遗留问题绕道走,对复杂矛盾矛盾上交;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习惯于当“二传手”,对上级政策生搬硬套,不深入研究本地实际,导致政策“水土不服”,好事没办好;有的服务群众意识淡薄,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情依然难办。我们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一些重点工作任务的办结率还不理想,书记交办事项办结率为51.2%,一些部门分解的工作任务办结率甚至只有32.9%。这背后反映出的,正是担当精神不足、工作执行力不强的作风顽疾。市纪委监委正在查处的2件形式主义、1件官僚主义案件,就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三是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依然存在,破坏党纪国法。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宗旨意识淡化,特权思想作祟,总想搞特殊化。有的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有的漠视群众利益,在项目审批、资源分配中优亲厚友,违规设置壁垒。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同志们,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日不可偏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坚决打赢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