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2
发布时间:2025-08-0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集团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区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精神,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教育引导集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集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坠入猎网》,片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一组组令人警醒的数据,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忏悔,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发人深省的廉政教育课。*同志也传达了市、区两级警示教育大会的精神。这些都清晰地表明,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坚如磐石,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持续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肩负着服务*区发展使命的国有企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下面,结合今天的会议主题和集团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清醒认识腐败问题的极端危害性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看的警示教育片,以及近年来查处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真实、最深刻的“镜子”。透过这些反面典型,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他们是如何从一名受人尊敬的领导干部,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的?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松动了,导致政治上迷失方向。纵观所有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无一不是从思想滑坡、信念动摇开始的。一些人,随着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大,逐渐淡忘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们不再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把政治学习当作“软任务”,思想上蒙上灰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有的领导干部,曾经也是业务骨干、先进模范,但因为放松了自我改造,面对各种诱惑和“围猎”,最终败下阵来,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还有的,如案件中披露的某地原主要领导,大搞“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范围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教训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一旦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会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
(二)权力观的“方向盘”失灵了,导致用权上任性妄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警示片中的案例,以及我们了解到的许多案件,都集中暴露了一些干部错误的权力观。有的把权力视为捞取好处的资本,将分管领域视为“自留地”。譬如,曾有一名军人出身的干部,手握重权后,竟将人大代表的选举当作“摇钱树”进行权钱交易;利用分管的招商引资和工程建设,大搞“雁过拔毛”,直接或间接投资项目多达20余个,涉案金额触目惊心。还有的干部,身处“官小权大”的关键岗位,比如某些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物资采购等环节的负责人,认为自己位置不高,不容易被关注,便利用手中的“微权力”大搞寻租,为他人在项目分包、验工计价等方面提供便利,收受“感谢费”,最终积小贪为大腐,自毁前程。这些都说明,权力不论大小,都必须在制度的笼子里、在阳光下运行。一旦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
(三)人情观的“防火墙”坍塌了,导致交往上丧失原则。当前,反腐败斗争一个很严峻的现实,就是“围猎”与“被围猎”的较量。一些别有用心的商人、老板,处心积虑地在你身边织起一张温情脉脉的“人情网”“关系网”,用看似无伤大雅的吃请、礼品、消费等手段作为突破口,一步步将你拉下水。警示片中,某位领导干部就是从接受“朋友”的宴请开始,到后来心安理得地利用职权为其在征地拆迁、项目承揽上大开方便之门,最终自己身陷囹圄,还带出了一串“窝案”。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蚀,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那些围着你转的“朋友”,很多时候不是看中你的人格魅力,而是看中你手中的权力。这种所谓的“友情”,不过是权钱交易的遮羞布。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便会弃你而去,甚至成为指证你的关键人物。
(四)生活观的“警戒线”失守了,导致作风上腐化堕落。“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许多领导干部的腐败堕落,都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个人嗜好无节制开始的。有的沉迷于奢靡享乐,追求低级趣味,最终被欲望吞噬。近年来,因赌球、赌博而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的案例屡见不鲜。有几个年轻干部,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却因为深陷网络赌球的泥潭,不惜铤而走险,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贪污国家专项资金,最终金额越滚越大,无法填补,只能投案自首,在铁窗内忏悔终生。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党员干部的兴趣爱好绝非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到党性修养和作风形象的大事。必须时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
同志们,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些惨痛的教训,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深刻汲取,引以为戒,做到警钟长鸣。
二、正视现实,保持清醒,准确把握集团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和任务
我们集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融产汇智、服务*”的使命担当,秉持“求实、专业、开放、致远”的企业精神,在产业投资、智慧城市、园区运营和保障住房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党委始终坚持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党中央和市委、区委的严格要求,对照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在思想认识上,依然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集团党委层面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但压力传导到一些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时,存在层层递减的现象。有的同志认为腐败离自己很远,是“领导干部”的事,自己只是普通员工,没有腐败的机会和条件,警示教育“听听就好”,与己无关。这种思想上的麻痹,是最大的隐患。
(二)在风险防控上,重点领域的廉洁风险依然突出。我们集团的核心业务,如产业投资、工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大宗物资采购等,都是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领域,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高危地带”。在投资决策中,是否存在尽职调查不深入、风险评估走过场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是否存在招投标不规范、工程变更随意、内外勾结损害公司利益的问题?在资金管理上,是否存在审批不严、监管缺失,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时时叩问、常常检视。
(三)在制度执行上,还存在“牛栏关猫”的漏洞。虽然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有的制度还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督检查不到位,使得制度成为“稻草人”“橡皮筋”。必须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