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市2025年服务业提质增效与企业培育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75

发布时间:2025-07-2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服务业提质增效与企业培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我市服务业运行情况及规上企业培育成效,分析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服务业企业进规入库,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业务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发改局局长,部分重点服务业企业负责人,以及行业协会代表。刚才,市发改委汇报了1月至6月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服务业运行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区、*县人民政府,市商务局、市统计局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规上服务业企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这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服务业占比是反映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占GDP比重为*%,较202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低个百分点,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从产业结构看,我市传统服务业占比偏高,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占比仅为*%,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能够有效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更优形态转变。例如,*市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24年服务业占比达到%,带动GDP增速提高了*个百分点,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二)这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我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占全部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在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工业增长面临压力的情况下,服务业的稳定增长对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今年1—6月,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高于GDP增速*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仅为家,比市少家,仅为市的%,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只有加快培育更多规上服务业企业,才能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这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服务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从传统的餐饮、住宿向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多元化、高品质服务转变。2024年,我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达到元,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较202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有差距。例如,我市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仅有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张,低于全省张的平均水平;优质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不足,2024年接待游客人均消费仅为元,低于全省元的平均水平。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能够不断丰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是这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集聚了大量的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是城市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各地都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市要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例如,*市通过打造现代金融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吸引了*家金融机构、*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我们要以服务业提质增效为抓手,加快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面把握当前服务业发展形势,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

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全面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正确认识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坚定发展信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以来,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24年达到亿元,较2020年增加亿元。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家增加到2024年的家,年均增加家;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亿元,年均增长%。今年1—6月,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24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较2020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金融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现代物流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例如,*区推动传统商场转型升级,建设智慧商圈,2024年实现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三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建立了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重点帮扶,2020年以来累计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家。其中,2024年新增家,创历史新高。*县通过精准培育,2024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部分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物流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成为区域内重要的物流企业。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用地保障等方面为服务业企业发展提供支持。2024年,全市共发放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亿元,支持了*个服务业项目建设和*家企业发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服务业企业审批事项精简%,办理时间压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二)清醒看到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增强紧迫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规上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截至2024年底,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仅有家,在全省排名第*位,比市少家,比市少家。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仅为万元,低于全省万元的平均水平,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有家,占规上企业总数的%,而*市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占比达到%。部分行业“小、散、弱”问题突出,如居民服务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仅为人,营业收入仅为万元,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比仍然偏高,2024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高于全省*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占比偏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不够深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不强。例如,我市工业设计服务企业仅有*家,年营业收入*亿元,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的设计需求。三是企业培育质量不高。部分企业进规后发展不稳定,2024年有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因营业收入下滑退出规上企业库,占规上企业总数的*%。“近规”企业培育力度不够,全市营业收入在万元至万元的“近规”服务业企业仅有*家,且部分企业成长性不足,短期内难以达规入库。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规上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缺乏核心竞争力。四是服务保障还需加强。部分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2024年规上服务业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为*%,高于工业企业*个百分点。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够,在企业培育、数据统计等方面存在信息不共享、工作不同步的问题。对企业的指导服务不够精准,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规上企业入库标准、申报流程掌握不够熟练,导致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未能及时入库。

(三)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工作方向。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形势,既有国家政策支持、消费升级等机遇,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要素约束趋紧等挑战。一是机遇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出台了《“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为服务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我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随着*高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为服务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挑战方面。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城市都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和资源,我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高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全市服务业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仅为*人,难以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疫情防控常态化对服务业特别是接触性服务业带来持续影响,2024年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仍未恢复到2019年水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有利时机,化解不利因素,着力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上下功夫,推动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