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市建筑施工领域2025年第四季度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64

发布时间:2025-11-02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组织召开全市建筑施工领域第三季度质量安全工作例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前三季度的工作,深刻分析当前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并对第四季度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第三季度全市质量安全大检查的情况,内容翔实,问题点得准,提出的要求也很具体,希望大家务必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

时至今日,2025年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当前正值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同时又叠加了年底前的“抢工期”,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异常活跃。然而,越是任务繁重、临近收官,安全生产的风险挑战就越是突出。近期,从全国部分地区反映的情况来看,房屋市政工程领域的安全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现令人担忧的上升趋势。这警示我们,建筑施工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容不得丝毫的麻痹与懈怠。各企业、各项目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安全生产的“螺丝钉”拧得更紧、更牢。

一、回顾过去,正视现实: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住建系统和各建筑业企业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大局,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了平稳可控。尤其是在第三季度的质量安全大检查中,我们看到多数企业能够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现场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平稳的背后暗流涌动,成绩的背后隐患犹存。我们必须用最严苛的眼光审视自身,用最清醒的头脑分析问题,绝不能因为暂时的平稳而产生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通过第三季度的大检查和日常监督情况来看,当前我市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思想认识的“高压线”架得不够牢固。一些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存在明显的“上紧下松”现象。安全生产的责任压力在逐级传导中层层递减,到了项目一线、到了班组,往往就变成了“口号震天响,落实轻飘飘”。有的管理者认为,安全生产是老生常谈,产生了厌倦情绪和疲劳心态;有的项目负责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工程进度,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甚至默许、纵容违章作业;还有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操作,把“安全第一”当成了耳旁风。这种思想上的“跑冒滴漏”,是滋生事故隐患最危险的温床。第二,现场管理的“责任链”拧得不够紧实。“最后一米”的问题依然突出。会议精神和制度要求,往往在传达落实的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形。例如,在第三季度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项目,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得很好,专家论证也通过了,但现场施工却完全是“两张皮”,并未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高风险作业点上,管理存在明显漏洞。高处坠落、模板坍塌、起重机械伤害依然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这充分说明我们的现场管理还不够精细、不够深入。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班前安全教育缺失,旁站监理不到位等现象屡见不鲜,责任链条在现场执行层面出现了断裂。第三,隐患排查的“闭环网”织得不够周密。从数据上看,第三季度全市累计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数量不少,整改率也达到了97%以上,但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风险。一方面,排查出的隐患是否全面、是否深入?是否存在“灯下黑”,重大风险隐患被当作一般隐患处理?另一方面,那看似微不足道的未完成整改的3%,恰恰可能是导致“万一”发生的“一”。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隐患在整改后反复出现,“屡改屡犯”的问题说明我们的整改没有触及根源,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从“发现隐患”到“消除隐患”,这个过程必须是完整的、彻底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让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第四,专业能力的“基本功”练得不够扎实。建筑行业技术更新快,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然而,我们一些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却没有跟上。就以本次会议专门安排培训的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为例,其安全技术标准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但在检查中仍发现,部分项目的搭设、验收和使用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从构配件的进场验收到关键节点的构造措施,再到拆除作业的安全管控,都暴露出我们的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对其技术要点掌握不清、理解不透。这种专业能力的缺失,使得安全管理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极大地增加了技术性风险。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可能成为压垮安全生产这根“驼峰”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传统的冬施准备、年底的资金压力、持续的赶工压力相互交织,安全生产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第四季度历来是全年事故的高发时段。我们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对这些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筑牢第四季度安全生产防线

同志们,认清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短板和第四季度的严峻形势,全市住建系统和所有建筑业企业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超常规的认识、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第四季度安全生产攻坚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第一,必须以最高的政治站位,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要坚决杜绝“遥控指挥”,真正把工作重心下沉到一线,把压力传递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要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监理、竣工验收,都必须把安全作为前置条件。要建立健全从企业负责人到项目经理,再到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直至一线作业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怎么干、干不好要承担什么后果。要将会议精神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传达到“最后一米”,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绷紧安全这根弦。第四季度,市住建局将把企业和项目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中之重,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坚决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第二,必须以最严的排查标准,实现风险管控闭环管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从即日起,全市要立即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建筑施工领域第四季度质量安全专项大检查。这次检查绝不能走过场,要直插现场、直击要害。检查的重点,要聚焦危大工程。特别是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关键部位。对于本次会议专门强调的盘扣式脚手架,要逐一核查其方案编制、构配件验收、搭设拆除和现场使用情况,确保完全符合技术标准。同时,要高度关注消防安全和临时用电管理,冬季天干物燥,是火灾高发期,宿舍区、作业区、仓库区的消防设施和用电安全必须100%达标。检查的方式,要突出“四不两直”。要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落实”两个清单,对检查发现的所有隐患,逐一登记在册,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第四季度的目标是,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必须实现100%挂牌督办、100%整改到位、100%复查销号,形成一个完整的、可追溯的闭环管理链条。对于整改不力、虚假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一律顶格处罚,并立即停工整顿。

第三,必须以最新的监管手段,强化信用评价虚实联动。传统的监管方式有人力有限、覆盖不全的弊端。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向科技要安全、要效率。要加快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施工现场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24小时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更重要的是,要将市场与现场紧密联系起来。市住建局将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将企业在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表现,与其信用评价、评优评先、招标投标等直接挂钩。对于安全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红榜”企业,在市场准入、资质升级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反之,对于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存在重大隐患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黑榜”企业,不仅要依法处以罚款、责令停工等行政处罚,更要通过信用惩戒的手段,在信用平台予以曝光,对其市场准入、承接新项目进行实质性限制。要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处处受益,让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倒逼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