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6
发布时间:2025-10-3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纪委监委的最新精神和部署要求,总结前一阶段我县在强化监督责任试点、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以及“三化”建设年行动中的工作进展,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和强力推进。刚才,*同志传达了上级纪委监委的相关文件精神,*纪检监察组和*纪检监察组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镇、*镇、*镇三个乡镇纪委也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体现了大家对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坚决态度。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当前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上级纪委监委的决策部署,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政治监督更加聚焦,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持续深化对重点项目、重要决策、重大资金的监督检查,保障了政令畅通。案件查办力度持续加大,我们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件,立案审查调查**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其中涉及县管干部*人,移送司法机关*人,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得到充分彰显。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和实战锻炼,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照上级的新要求、群众的新期待,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短板和问题。前段时间,省、市纪委监委督导组在对我县进行督导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综合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督的“探头”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有的单位和部门在开展日常监督时,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习惯于当“甩手掌柜”,沉下去、钻进去的劲头不足,导致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发现深层次问题的能力不强。政治监督有时还停留在表面,对一些决策部署的执行偏差、落实折扣等问题,未能及时预警、有效纠正。派驻监督的“哨兵”作用发挥也不均衡,少数派驻组对驻在单位的“树木”与“森林”状况把握不清,存在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的问题。二是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做得还不够扎实。一些案件查办存在重查处、轻剖析、弱整改的现象。案件办结后,对于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监管缺失等共性问题,深入剖析不够,提出的纪检监察建议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导致同类问题在不同领域、不同单位反复发生。案件质量也需进一步提升,在程序规范、证据链完整性等方面,个别案件还存在瑕疵,距离“铁案”标准还有差距。三是队伍建设的“内功”修炼还不够到家。面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干部对纪法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干部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熟悉经济、金融、法律、审计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大。片区协作机制虽然已经建立,但在信息互通、力量统筹、成果共享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还做得不够,协同作战的整体效能尚未完全发挥。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主观原因,反映出我们的思想认识、责任担当、能力水平还存在差距。我们必须以“如坐针毡、如芒在背”的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逐项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三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关键在于聚焦核心任务,抓住主要矛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紧紧围绕强化监督责任试点、集中整治和“三化”建设年行动这三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务求实效。
(一)以强化监督责任试点为契机,在提升监督质效上实现新突破。省纪委监委部署开展推动县级纪委进一步强化监督责任试点工作,对我县而言,既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是一次提升履职能力的宝贵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契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一要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坚决摒弃“虚”对“虚”的做法,紧盯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县委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将监督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要围绕我县当前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中心工作,建立监督台账,明确监督重点、监督方式和责任人,通过“嵌入式”监督、“下沉式”调研,动态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并纠正执行中的政治偏差,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二要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要打破部门壁垒,有效衔接同级监督、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一盘棋”格局。我们要加快建立统一的监督信息平台,实现问题线索、监督成果、廉政档案等信息的互通共享。要健全会商研判机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研判一个地区、一个系统的政治生态,精准“画像”。要完善协同办案机制,对于重大复杂案件,要整合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巡察机构和乡镇纪委的力量,组建联合专案组,提升突破能力。三要推动监督关口前移。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谈心谈话、警示教育、廉政提醒等方式,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要用好纪检监察建议这个有力武器,针对监督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制度机制漏洞,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并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回头看”,真正做到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
(二)以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在清除顽瘴痼疾上取得新成效。开展集中整治,是解决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的有力举措。我们必须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一要实行“挂图作战”,确保问题整改见底清零。要对照省、市纪委监委督导组指出的问题以及我们自查发现的问题,建立详尽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每一项整改任务都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认领任务,深入分管领域和联系乡镇,靠前指挥,一线督办,确保整改责任层层压实、整改措施条条抓实、整改效果实实在在。二要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案件查办震慑力度。在集中整治期间,要将监督和办案的利剑指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集中的重点领域,如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医疗卫生、教育等。要深挖彻查这些领域存在的利益输送、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要坚持“风腐一体”查,既要查处受贿行贿等职务犯罪,也要深挖背后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通过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三要深化标本兼治,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查办案件不是终点,而是治理的开始。每查结一个重要案件,都要召开专题剖析会,深入分析案件发生的思想根源、制度原因和环境因素,举一反三,查找监管漏洞。要推动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要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实现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深化拓展。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