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专题党课讲稿: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浏览量:74

发布时间:2025-11-04

同志们: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是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庄严宣誓和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专责机关,必须以忠诚为魂、以人民为本、以实干为要,坚定扛起特殊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任务。我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监委工作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勇当排头兵、建设经济强市”目标任务,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政治监督与中心工作相融合、正风反腐与为民造福相促进、制度约束与改革赋能相统一,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我市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市纪委监委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头等大事”,引导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全面系统学,筑牢思想根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五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及我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通过“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班等形式,构建“班子领学、支部深学、全员研学”三级学习体系。今年以来,市纪委常委会开展集体学习46次,举办“我市纪检监察大讲堂”22期,邀请专家学者、先进典型授课,引导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立足我市实际,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我市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我市,作出“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赋予我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的重大使命。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准服务保障经济强市建设的“坐标系”和“方法论”,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

(二)聚焦职能学,深化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我市纪委监委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总要求,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干部深刻把握“六个如何始终”的重大命题,聚焦“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定位,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结合我市“红色基因”资源,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赴莱芜战役纪念馆、中共早期历史纪念馆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从革命先辈“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奋斗历程中感悟初心使命;围绕“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建立“政治监督清单”,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市“勇当排头兵、建设经济强市”的嘱托细化为12个方面45项监督重点,确保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贯通实践学,提升履职能力。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我市纪委监委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监督机制”,针对黄河滩区迁建、小清河治理、湿地保护等重点项目开展“嵌入式”监督,推动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37个;围绕“经济强市”建设,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专项监督,紧盯轨道交通、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中科院我市科创城等重大项目,查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21起,推动解决审批流程繁琐、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53个。创新学习形式,实施“青蓝工程”“跟案实训”计划,选派年轻干部参与重大案件查办、专项监督,在实践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今年以来,通过“以案代训”培养业务骨干120余人,多名干部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业务竞赛中获奖。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精准政治监督护航经济强市建设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市作为经济强市,肩负着“勇当排头先锋、建设经济强市”的重大责任,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800万,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期、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期。我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政治监督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市之重者”,以监督执纪执法实际成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

(一)紧扣中心工作,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清单化监督+常态化问责”机制,重点监督检查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政策落实情况。针对我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成立专项监督组,聚焦建设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开放合作先行区“四个新”目标,开展“嵌入式”监督,推动解决土地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42个,确保起步区建设“三年成形”目标如期实现。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黄河安澜”专项行动,严查非法采砂、侵占湿地、超标排放等问题,推动拆除黄河岸边违建别墅17处,整改生态环境问题68个。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处“靠粮吃粮”案件35起,推动建立粮食储备监管平台,实现“智慧粮库”全覆盖。

(二)深化正风反腐,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一是以严的基调纠治“四风”。协助市委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旅游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34起,处理302人,通报典型案例48起。针对“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等隐形变异问题,建立“大数据+铁规矩”监督模式,通过比对公务接待、税务发票、工商注册等数据,发现问题线索76条,立案查处19起。二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深化金融、国企、能源、医药、开发区等领域腐败问题整治。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345件,处分2136人,移送司法机关68人,其中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128人。例如,查办了市国资委原主任张某某、我市文旅集团原董事长李某某等一批典型案件,释放了“不敢腐”的强烈信号。三是以系统思维深化标本兼治。坚持“一案三查”(查违纪事实、查制度漏洞、查主体责任),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针对开发区领域腐败问题,向市委提交专题报告,推动出台《我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廉政风险防控办法》;针对国企领域“靠企吃企”问题,督促市国资委建立“三重一大”决策监督系统,实现市属国企决策流程全留痕、可追溯。开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活动,拍摄《蚁贪之害》《国企蛀虫》等警示教育片,组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受教育党员干部达12万人次。

(三)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营商环境是“软实力”,更是“硬支撑”。我市纪委监委聚焦“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目标,开展“清风护航”专项行动,着力破解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一是整治“中梗阻”问题。围绕行政审批、执法监管、项目服务等关键环节,严查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行为,今年以来查处“中梗阻”问题89起,处理112人。例如,针对某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刁难企业、违规收费问题,不仅对当事人严肃处理,还推动全市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二是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制定《我市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10条可为”“10条不可为”,既防止“亲而不清”,又避免“清而不亲”。建立“企业吹哨、纪委响应”机制,通过“12345”热线、营商环境监测点等渠道收集问题线索,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等问题287个。三是保护干事创业热情。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为12名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推动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例如,对某区科技局在项目申报中因政策理解偏差出现的失误,经调查认定符合容错情形,予以免责处理,激励干部大胆改革创新。

  • 点赞 0

  • 收藏 0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