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消防救援局系统整治廉政座谈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61

发布时间:2025-10-12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系统整治廉政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剖析当前消防监督执法与队伍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全面推动消防工作高质量发展。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业务要求,更是重大政治责任。因此,本次会议既是一次问题剖析会,也是一次工作部署会,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正视现实,准确把握消防安全与队伍建设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忠诚履职、顽强拼搏,全区消防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特别是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2024年以来,针对性开展“生命通道”联合执法97次,办理行政处罚78起,督促整改安全疏散类隐患5435处,有效清除了一批安全障碍。同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督抽查模式的常态化运行,执法透明度有所提升。

然而,成绩不能掩盖问题,平稳之下暗流涌动。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队伍在执法理念、执法能力、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依然突出。

第一,火灾风险防控的压力持续加大。回顾2020年以来,我区累计发生火灾1829起,造成8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达856.3万元。这组数据警示大家,火灾风险是现实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进入2024年以来,虽然在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国较大及以上火灾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我区火灾总量仍在高位徘徊。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区发生火灾约260起,造成1人死亡,经济损失超130万元。今年前八个月,火灾事故发生势头未得到根本性遏制。这些火灾事故的背后,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老旧场所风险集中。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三合一”场所的电线老化、消防设施缺失、疏散通道堵塞等问题积弊已久,成为火灾高发的重灾区。二是新兴业态风险交织。随着经济发展,集餐饮、住宿、娱乐、培训于一体的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日益增多,这类场所功能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今年5月开展的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中,就发现部分多业态场所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明显漏洞。三是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用火用电、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在楼道堆放杂物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看似微小的隐患,恰恰是引发亡人火灾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监督执法领域的顽瘴痼疾尚未根除。这次座谈会的核心议题,就是围绕“规范透明、全面细致、精准高效、严格遵守”这十六个字展开。对照这十六字方针,反思当前的工作,差距是明显的。一是在“规范透明”上存在温差。尽管自2019年《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全系统一直在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但在基层末梢,制度执行仍有偏差。有的执法人员不严格执行双人执法、持证上岗的规定;有的在执法过程中,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自由裁量权使用过当;有的执法全过程记录不完整、不闭环,导致执法行为无法回溯,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二是在“全面细致”上存在盲区。部分监督检查满足于“走过场”“翻本本”,对单位的检查只看表面,不及其里。例如,对重点单位的检查,可能只看了灭火器是否过期、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却没有深入检查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是否真正具备应急处置能力,没有测试自动消防设施是否能真实联动。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检查,发现不了深层次、本质性的隐患,实际上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不负责任。2023年全区安全生产排查中就曾指出,部分领域存在监管盲区,这个问题在消防领域同样需要警惕。三是在“精准高效”上存在落差。当前的执法服务理念仍有待转变。一些执法人员习惯于当“裁判员”,满足于“开单子”“贴封条”,而不善于当“辅导员”,为社会单位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对企业提出的消防技术难题,解答不清、指导不力;对新业态、新材料、新工艺带来的新风险,研究不深、对策不多。这种“重处罚、轻服务”的倾向,不仅影响了消防执法的公信力,也不利于激发社会单位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背道而驰。

第三,党风廉政建设的防线必须时刻加固。消防监督执法岗位手握审批权、检查权、处罚权,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必须深刻认识到,消防队伍的战斗力,不仅体现在火场上,更体现在纪律作风上。当前,绝大多数同志能够做到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但不可否认,个别干部依然存在侥幸心理,廉洁自律的“防火墙”筑得不牢。诸如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收受礼品礼金、在执法中优亲厚友、通风报信等问题,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其破坏力极大,一颗“老鼠屎”就能搞坏一锅汤。一旦发生,损害的是整个消防救援队伍的形象,辜负的是党和人民的信任。必须对这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高度警惕,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深化思想认识,筑牢依法履职与廉洁从政的根基

面对上述问题与挑战,全系统上下必须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来审视和推进消防监督执法与廉政建设工作。

首先,必须将消防执法工作置于政治建设的首位来考量。消防工作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直接的体现。每一次公正的执法,都是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每一次高效的服务,都是在增进民生福祉。反之,每一次不作为、乱作为,每一次不公不廉,都是对党的执政根基的侵蚀。要深刻认识到,规范执法、廉洁奉公不是单纯的业务标准,而是检验政治忠诚、政治担当的试金石。

其次,必须将法治思维贯穿于监督执法的全过程。消防执法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观念,确保每一个执法行为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程序正当。国务院安委会部署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全链条消防安全监管执法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法治化和规范化。要通过严格执法,让法律的“牙齿”真正咬合,让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