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2
发布时间:2025-10-10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门召开这次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分析问题,并对下一阶段的任务进行再部署、再强调。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着眼干部队伍长远发展实施的一项战略工程,是组织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大局。前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批次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实现了良好开局。绝大多数选调生同志已经顺利到位,初步适应了基层环境,开始了他们的实践学习和能力提升之旅。各接收单位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为选调生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省委组织部,向辛勤工作在基层锻炼工作一线的各位同志,特别是具体承担培养管理任务的市县组织部门和乡镇(街道)党(工)委,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选调生基层锻炼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前期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和问题。比如,部分选调生从校园直接到机关,现在又从省直机关到基层,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工作任务的千头万绪,还存在一定的适应期,有的同志可能产生了思想上的困惑或畏难情绪;少数接收单位对选调生培养的深层意义认识还不够到位,可能存在“重接收、轻管理”或者“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在压担子、交任务的同时,系统性的指导帮带未能完全同步跟上;有的地方在管理上可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于选调生的日常表现、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及时深入;派出单位与接收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不够充分,未能完全形成培养合力;个别选调生自身也可能在心态上出现偏差,或者急于求成,或者把基层锻炼单纯视为“镀金”过程,深入群众、扎根实际的功夫下得还不够深。这些问题,虽然只是苗头性、倾向性的,但如果我们不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就可能影响整个锻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偏离我们选派干部到基层的初衷。因此,我们召开这次推进会,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推动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走深走实,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基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熔炉”、“练兵场”。选派选调生到基层,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这不仅仅是岗位的暂时变动,更是思想的深刻洗礼和能力的系统重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做好选调生基层锻炼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人事安排任务,更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储备骨干力量的战略投资,是对干部队伍源头活水的精心涵养。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这件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抓紧抓实抓好。
要压实各方责任,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选调生基层锻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派出单位、接收单位和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各接收单位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把选调生当作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未来的希望,真正重视起来、严格管理起来、用心培养起来。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组织人事部门要履行好日常管理职责。不能仅仅把选调生看作一名普通的新进干部,也不能当作“客人”或“过客”,而要将其纳入本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使用。派出单位要加强与选调生和接收单位的联系,定期了解选调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当好“娘家人”,但不能随意干扰接收单位的正常管理和工作安排,更要杜绝“遥控指挥”。省市两级组织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的作用,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要建立健全定期沟通会商机制,确保信息对称、步调一致,真正形成“派出单位支持、接收单位负责、组织部门统筹”的良好工作格局。
要坚持严管厚爱,强化全程跟踪的管理监督。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对选调生的管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日常考勤、工作纪实、思想汇报、定期考核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敢于批评教育,对选调生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帮助他们防微杜渐,扣好廉洁自律的“第一粒扣子”。要密切关注选调生的思想动态,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适应期。同时,要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关心照顾,积极帮助解决食宿、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安身、安业。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锻炼期满时,要对照其岗位职责和锻炼目标,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其今后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管理监督要贯穿于基层锻炼的全过程,确保选调生人在心在、履职尽责。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