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5
发布时间:2025-10-1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今年以来我区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安排。刚才,几个街道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介绍了各自工作的进展与思考,讲得都很好,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听后很受启发。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年初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关工委的有力指导下,全区各级关工委组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五老”的独特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扎实有效的工作,为促进我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推动了全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关工委,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区辛勤工作在关心下一代战线上的所有同志们,特别是向无私奉献的广大“五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结合前期的调研和今天的会议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工作成效,根基稳固成果斐然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呈现出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活动载体更加丰富、工作品牌更加响亮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见行见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化思想引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要任务是铸魂育人。全区各级关工委始终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借鉴了市关工委宣讲团创新性编制《宣讲菜单》,设置涵盖7个专题、58门课程的先进做法,并结合本区实际,打造了具有*区特色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全市层面年均有47万人次的青少年接受党史国史教育,年均举办“两史”报告近1600场次我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出了应有贡献。仅在2024年,我区就有30名“五老”骨干深入学校、社区,累计开展宣讲活动135场,受教育青少年达到23587人次。在此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我们持续发力,宣讲活动已覆盖全区八成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半数以上的社区,有力地引导了广大青少年从党和国家的非凡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追求。
(二)聚焦立德树人,三项教育协同发力。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向发力。我们着力推动法治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了协同育人的大格局。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区持续推进的“家庭教育品质提升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基层点单、送教上门”等灵活形式,累计开展专题宣讲120余场次,惠及家长和青少年逾万人。我们还依托全区建成的65处青少年教育基地,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延伸至基层末梢,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法治教育方面,一些街道关工委主动与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联动,邀请法治副校长和“五老”法律工作者,通过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在心理健康方面,我们关注到当前青少年成长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链接专业心理咨询资源,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为孩子们的健康心灵保驾护航。
(三)创新平台载体,“五老”品牌愈发闪亮。“五老”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宝贵财富和中坚力量。如何把这支队伍的优势发挥好,是我们工作的关键。今年以来,全区在“五老”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上取得了新进展。我们不仅鼓励创建以“五老”个人名字命名的特色工作室,还积极推动建立功能型的“五老”工作室集群,例如,有的街道整合辖区内退休老教师资源,成立了“学业辅导”工作室;有的社区依托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了“红色传承”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已经成为凝聚“五老”、服务青少年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服务和保障“五老”队伍,我们同样用心用情,如在去年底,区关工委就曾联合相关单位,为全区130余名“五老”骨干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切实将组织的关怀送到老同志们的心坎上。正是通过这些扎实的工作,我区“五老”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了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认清当前形势,把握机遇直面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新征程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对标广大青少年的新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从机遇层面看,当前关心下一代工作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市委也多次召开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强化政治引领,切实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使命担当。可以说,政策环境之优、重视程度之高、社会氛围之好,前所未有。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动力。
从挑战层面看,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考验。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刚才的汇报和日常调研来看,部分街道、单位的工作有声有色,品牌响亮,但也有少数单位工作还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和常规活动层面,缺乏深度和创新,工作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有待加强。二是资源整合的力度有待加大。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关工委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更有效地协调教育、民政、共青团、妇联等成员单位的资源,如何更广泛地撬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是我们必须破解的课题。三是工作方式的创新性有待提升。当代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交往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的一些传统教育方式,如单纯的报告会、讲座,吸引力正在下降。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与时俱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这方面,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建设“数智关工委”“网上关工委”,这些前瞻性的实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