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党课讲稿:以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76

发布时间:2025-07-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展望美好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以“以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大家上一堂专题党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肩负着新的使命与担当,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强化国企党建引领,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一)完善治理结构,明确党组织法定地位。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是国企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要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使党组织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符合条件的党委班子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委班子,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党组织有效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发挥领导作用。

(二)规范决策程序,发挥党组织把关定向作用。健全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明确党组织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规范决策流程和议事规则,是确保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发挥把关定向作用的关键。党组织要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纪律等方面,对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进行前置研究讨论,提出明确意见,确保企业决策符合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建立决策跟踪问效机制,对党组织研究决定和前置研究讨论的事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决策的有效执行。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党建与治理有机融合。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的制度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在制度设计上,注重将党建工作要求融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中,使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例如,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素质、党性修养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条件;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增加党建工作考核指标,将党建工作成效与企业经营业绩、干部薪酬待遇、评先评优等挂钩,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弘扬建党精神,激励国企党员干部在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中勇挑重担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首要内容。对于国企党员干部来说,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红色教育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不断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投身到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

(二)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国有企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计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国企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这一初心使命,在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中勇挑重担,积极作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要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攻坚克难,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例如,在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中,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冲锋在前,带领广大职工群众攻克技术难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在企业改革创新过程中,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体制机制束缚,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特质。在新时代,国企党员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同一切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作斗争。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改革的难度和风险日益增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坚决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勇于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创新过程中,要鼓励党员干部敢于试错、宽容失败,营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三、推动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展现国企的担当与作为

(一)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执行者,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合作等项目,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国有企业要加强区域间产业协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国有企业不仅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能够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

(二)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国有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产业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多种方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例如,一些农业产业化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形成“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国有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帮助农村地区销售农产品,开展消费帮扶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此外,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三)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国有企业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例如,一些能源企业要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自身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同时,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公益活动、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