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0
发布时间:2025-07-22
忠诚干净担当 践行“两个维护”
努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
政法铁军
——在全区政法系统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政法机关是“国之重器”,是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基本力量,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时刻,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政法战线实现自我革命的有效形式,是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的重要途径,是人民群众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之后的又一新期待,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教育整顿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完成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坚决经受住这一重大政治考验。**月**日,我在向省指导组汇报工作时,就政法队伍建设提出了“三个特别”的理解,就推进教育整顿提出了“两个聚焦”的思路。“三个特别”:一是特别重要。在新的历史时代,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特别重要,关系到社会大局稳定,关系到总体国家安全,关系到政权持久稳固。二是特别要求。党中央要求政法队伍做到“三个绝对”: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从整个党和国家层面来讲,三个绝对之外还有一个绝对,就是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到区级层面,就是分层分级领导。三是特别安排。坚持“从严治”,政法系统必须始终坚定从严管党治警的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落实“从优待”,要落实好各项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关心爱护政法队伍,营造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政法队伍职业荣誉感。“两个聚焦”:一是聚焦群众关注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反映强烈的“害群之马”“顽瘴痼疾”,要重点解决;二是聚焦群众关注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下面,根据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安排,我以党课的形式,从四个方面具体谈一些体会和感悟:
第一,全面学习研究党的光辉历史,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战乱不止,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试图通过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来改变中国命运,但都没有成功。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使得这个奋斗目标第一次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着践行初心和使命艰苦奋斗,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极大的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经济建设方面,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电子、石化、原子能、导弹等新兴工业部门,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军事方面,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三线建设”,成功化解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企图对我国进行的“核打击”“核恐吓”,继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用2年零8个月的时间氢弹试验爆炸成功,美国用7年零4个月,苏联用4年时间;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79亿元,占全球比重仅为1.8%,2019年经济总量近10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4%左右。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能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毫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始终做到对党忠诚
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关,政法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老一辈政法工作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惧艰险、赤胆忠心、永不变节,靠的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讲政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讲政治的基本结论:一是讲政治关乎党的前途命运;二是讲政治的目的在于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三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四是讲政治不能纸上谈兵、空喊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去。强调了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并提出具体要求: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讲政治必须严以律己。时代在变,但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不能丢,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信念不能丢,必须把“政法姓党”作为永远不变的根和魂,确保“刀把子”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一)捍卫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的初心使命。政法队伍在革命烽火中诞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政权时期,我们党领导执法、司法工作的方式有两类,即通过执法、司法机关的党组领导政法工作或者由我们党直接领导。1931年,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我党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机关——闽西政治保卫处。抗日战争时期,为保证党中央和地方党政军机关安全,我们党探索建立起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法治和人民司法的先河,从政法机关诞生之初,红色基因就是政法机关的鲜明底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始终是法治和司法公平正义的第一要义,谁侵犯了人民的利益,谁破坏了党的纪律,谁就要受到依法严惩,这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铁律,并一直得到坚守。
(二)党的领导是政法机关的根本保证。政法队伍在新中国建设发展中不断成长,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下设政治法律委员会,具体负责指导公安部、司法部、法制委员会的工作,指导联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和人民监察委员会。由于当时政治法律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较低,为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联合党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宪法在序言中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根本原则,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最高法律层面予以明确,并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离,“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这是一部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宪法,为国家治理和基本制度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明确法律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办理中央交办的工作,研究法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公检法各部门的分工制约等问题,在组织上解决了国家机关中政法部门的统筹和协调问题,各部门的党组直接对中央负责,实现了党对政法工作的统一领导。
(三)对党忠诚是政法机关的不变灵魂。政法队伍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对党忠诚始终是政法战线的根本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设立了“中央政法小组”“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政法领导小组”等涉及政法工作的组织,1990年再次设定为“中央政法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虽然名称上发生多次变化,但也只是党对政法工作具体领导形式上的变化,党领导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始终未变,加强政法队伍政治建设的要求始终未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政法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严肃推进政法领域反腐败斗争,引领政法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解决了制约政法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以制度建设规范政法工作。2019年1月,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这是建党以来关于政法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对党领导政法工作作出全面规定,规范了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主要内容、方式方法,明确了党委政法委职能定位,至此中国共产党“党管政法”原则在70年的执政历程中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历史充分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没有变,党领导政法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维护公平正义、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和神圣职责始终没有变。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