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浏览量:55

发布时间:2025-05-0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县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坚持全领域全链条综合施策、贯通发力,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保驾护航。相关经验做法获司法部“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纪实”专题片报道。

一、体系立基,良法善治更接地气

(一)组建专班强推进。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主任,重点行政执法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工作领导专班。专班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统筹指导推动工作开展;同时建立常态化督促检查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进行约谈提醒,及时协调解决制度运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筑牢机制运作根基。

(二)制度供给明思路。研究出台《**县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暂行办法》《**县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度,从评估原则、范围、程序等方面提供具体操作指引。通过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大走访活动、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在重点企业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等方式,全面摸清企业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制定涉企行政执法影响负面清单,明确禁止性、限制性执法行为。

(三)紧抓落实强实效。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指标制度,制定印发《**县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指引(试行)》,明确5个一级指标(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竞争、创新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的影响)、14个二级指标经济影响指标评估体系。通过量化评估标准,为执法部门科学依法作出行政行为提供重要参考,确保执法行为既合法合规,又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

二、刚柔并济,包容审慎更有温度

(一)规范执法提水平。持续开展规范执法专项工作,印发实施《**县规范执法专项工作方案》,从执法队伍建设、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定期组织司法、纪检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各执法单位查纠整治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等现象。制定行政执法人员学法清单547项,涵盖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执法实务等内容;举办行政处罚法法治讲座20场次,邀请法学专家、业务骨干授课;实施行政执法人员、试题“双随机”现场闭卷考试15场次,考试成绩纳入年度考核。强化案卷评查,建立“一案一评、一查一通报”机制,2024年共组织案卷评查6次,抽查14家重点执法部门行政处罚案卷200余本,市生态环境局**县分局相关案卷、案例分别入选全市行政执法“十佳优秀案卷”“十佳优秀案例”。

(二)规范检查提服务。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创新打造“泗企通”阳光服务平台,推行“综合查一次”工作机制。要求各行政执法机关在检查前通过平台进行备案,生成专属检查二维码,扫码入企开展检查,实现检查计划、检查人员、检查结果全程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大力纠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制定《**县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应急、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成立联合整治小组,开展问题分类重点整治。通过企业自查、部门排查、社会监督等方式,梳理问题清单,制定工作措施28条,全力纠治“检查随意、行政处罚裁量权滥用、重处罚轻普法、逐利执法、过度执法”等不规范行为。

(三)规范处罚提质效。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规范罚款实施的工作部署,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及适用,严格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建立健全“两书同达”工作机制,推动执法机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指导企业及时修复信用。2024年,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806件,减免罚款金额70余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三、协同共治,定纷止争更强效能

(一)协调配合解纠纷。完善人民调解与信访、综治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2024年,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纠纷3466件,成功调解3458件,调解成功率达99.77%。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优化行政复议办案流程,推行“阳光复议”“网上复议”,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优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不断显现。2024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59件,审结案件142件,同比增长50%;办理行政诉讼案件5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六年保持100%,有效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二)政企联动提质效。发挥企业协同监督作用,制定《**县涉企行政执法反向测评工作方案》,对全县行政执法部门“检查、立案、调查、决定、强制、执法决定公开”等涉企行政执法活动开展企业反向测评全覆盖。通过线上问卷、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形成测评报告,及时反馈给执法部门。督促执法部门严格落实行政处罚不罚轻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三)全面普法增意识。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1612名,组织开展专题培训30场次,提升基层法治骨干的法律素养和服务能力。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1132个,其中县民法典主题公园被命名为第四批“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通过举办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法治意识。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