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市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8700字)

浏览量:114

发布时间:2025-10-2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奋战四季度坚决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动员部署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打好冬春季攻保战役,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我们正处于年度工作的收官期和明年工作的谋划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拿出决战决胜的姿态、务实高效的作风,奋力夺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胜利。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奋战四季度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到,做好四季度工作不仅关系到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更关系到“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顺利开局,必须从政治高度把握其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打好冬春季攻保战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勇担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内涵特征和实践要求。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们要科学研判形势,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四季度各项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我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当前,我市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但稳中承压,困难挑战不容回避。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市上下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其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创新发展,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要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坚持协调发展,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坚持绿色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端要素集聚。要拓展开放通道,提升开放平台能级。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坚持共享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河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融入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我们要找准我市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要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扩大有效需求。要完善现代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要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要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要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布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打好冬春季攻保战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做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工作。”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四季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照年度目标任务,紧抓快干、埋头苦干,持续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

(一)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筑牢发展基本盘。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要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完善经济运行调度体系,构建全链条、多层级调度体系,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监测督导。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短板和弱项,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要健全部门会商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创新监测手段,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经济运行分析的精准性和前瞻性。要完善统计监测体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反映经济运行状况。要加强对新经济、新业态的统计监测,全面客观反映高质量发展成效。二是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要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确保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要深化以企观政和包联服务,发扬“店小二”精神,加强对企业用工、用能、物流、融资等方面支持帮扶。要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降低企业成本,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规范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破除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促进公平竞争。要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推动农业稳产增收。要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要抓好“三秋”生产,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稳定冬小麦播种面积。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要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

(二)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要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消费品质,释放消费潜力。要稳定传统消费,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方向发展。要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要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要办好消费促进活动,营造良好消费氛围。要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首店经济,激发消费活力。二是扩大有效投资规模。要坚持项目为王,集中精力招项目、育项目、引项目、争项目,全力以赴抓开工、抓建设、抓见效。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规划,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后劲的重大项目。要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产业投资、科技创新投资、民生领域投资力度。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要强化要素保障,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等问题。要健全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全过程监管,提高投资效益。要拓宽融资渠道,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要建立项目储备库,形成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三是推进外贸创新发展。要稳定外贸增长,优化外贸结构,培育外贸新动能。要拓展国际市场,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要扩大优质产品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要培育外贸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要推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要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促进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合。要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 点赞 1

  • 收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