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专题研究“十五五”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82

发布时间:2025-10-1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核心议题是研究和谋划我市的“十五五”发展规划。昨天,我们听取了咨询机构对规划纲要主要内容的介绍,也聆听了多位省级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未来五年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五五”时期,是*在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坚实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就是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绘制一份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规划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发展的质量;规划的深度,直接关系到我们能达到的高度。因此,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思想统一会,也是一次任务部署会。大家要深刻认识到,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编制一个文本,更是要擘画一个能够引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创未来的宏伟蓝图。下面,我结合大家的讨论和近期的思考,讲几点意见。

一、承前启后,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坚实基础与时代要求

科学谋划未来,必须立足于对过去的深刻总结和对当下的准确把握。即将收官的“十四五”时期,是*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全市上下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过去,我们的发展根基更加稳固。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602.0亿元,同比增长4.6%。进入2024年,这一良好势头得以延续,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50.3亿元,实现了4.5%的稳健增长。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2024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7:28.9:52.4,服务业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工业的“压舱石”地位不断巩固,现代农业的基础愈发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202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10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18元,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持续发展中得到切实增强。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和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如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正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立足当前,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传统产业占比仍然偏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领军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同时,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差距。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丝毫不能忽视。这些问题,既是“十四五”时期尚未完全破解的难题,更是“十五五”规划必须直面并着力解决的重点。我们必须将这些短板、弱项作为规划编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展望未来,我们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十五五”时期,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特别是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支持力度空前。*省委、省政府也对*的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这些都为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将*的发展置于全国、全省的大棋局中去思考和定位,找准坐标,明确方向。规划的编制过程,就是一个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过程。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外部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内部的发展实效,探索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二、高点站位,准确标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坐标与核心目标

编制一份高水平的规划,首要任务是确立清晰的战略定位和科学的奋斗目标。这决定了我们未来五年“走什么样的路”“朝哪个方向走”的根本问题。

第一,必须提升战略思维,明确发展定位。*的未来发展,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应对,而必须是系统性、前瞻性的战略谋划。我们要跳出*看*,把自身放到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大格局中去考量。要深入研究,*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是我们的农业基础,是我们的新能源潜力,还是我们作为老工业基地沉淀下来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基础?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十五五”规划必须对这些根本性问题作出响亮回答。要围绕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这一远景目标,进一步明确“十五五”期间的阶段性定位,是打造成为*省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还是建设区域性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中心,抑或成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定位清晰,方能目标明确,步履坚定。

第二,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设定目标。目标体系是规划的灵魂和量化表达。“十五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既要体现雄心壮志,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经济增长方面,要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基于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的预期目标我们可以合理推演,“十五五”期间的年均GDP增长目标应设定在一个既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又能与我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区间,初步考虑可以设定在6%~7%之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要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更要注重财源结构的优化。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等结构性指标,以硬约束推动产业升级。

第三,必须突出民生导向,体现发展温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规划编制必须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就业方面,要确保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参考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的目标我们要在“十五五”期间每年稳定实现1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在居民收入方面,要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设定明确的年均增长目标,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此外,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都要设定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迈上新台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