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镇新入职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48

发布时间:2025-10-14

同志们,年轻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看到这么多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年轻面孔,我感到由衷地高兴。首先,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新同志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加入,为*乡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刚才,大家都作了很好的自我介绍,也听了几位年轻干部代表分享的宝贵经验,组织纪委的同志也提出了明确的廉政要求。大家谈认识、谈体会、谈规划,讲得都非常诚恳、非常深刻,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干部应有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既是一次见面会、欢迎会,更是一次谈心会、鼓劲会。目的是为大家搭建一个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台,帮助大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基层环境、明确奋斗方向,共同上好步入职业生涯的“第一堂课”,精心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乡也正处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这既为大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对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考验。借此机会,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体会,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概括起来,就是要坚守好“五颗心”,希望对大家未来的成长有所裨益。

一、铸牢忠诚之魂,在对党忠诚中把稳人生“方向盘”

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对党绝对忠诚,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是融入血脉的基因,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动摇。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首先,忠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忠诚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大家都是通过严格选拔的优秀人才,知识储备丰富,但书本知识不等于理论素养。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种理论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它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其次,忠诚见于行动上的自觉。忠诚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具体实践中。检验是否对党忠诚,最直接的标尺就是看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乡镇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服务群众具体行动的重要职责。比如,当前我乡正在全力推进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二期项目建设,以及“*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的深度应用,这些都是上级部署与我乡实际紧密结合的重点工作。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无论是从事党建、经济、社会治理还是民生服务,都要自觉地把工作放到全乡乃至全县、全市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推进。上级提倡的要坚决响应,上级决定的要坚决执行,上级禁止的要坚决不做,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最后,忠诚在于内心的笃定。真正的忠诚,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经得起考验的。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压力巨大,有时甚至会遇到一些误解和委屈。在困难面前,能不能顶得住?在诱惑面前,能不能守得住?在关键时刻,能不能豁得出?这些都是对忠诚度的现实考验。希望大家能时常叩问内心,校准思想航向,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推动*乡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任何风浪考验面前,都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二、厚植为民之心,在服务群众中校准事业“坐标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乡镇干部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干部,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否心中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是衡量一名基层干部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

一是要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大家大多是“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对农村、对基层、对群众的了解,很多还停留在书本和网络上。要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干部”的转变,首先就要完成从“学生”到“小学生”的回归。要主动走出办公室,迈开双腿,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脚步丈量*乡的每一寸土地。要学会说“群众话”,听得懂“家常话”,善于从群众的“牢骚话”“怨气话”中发现问题、找到症结。要真心实意地与群众交朋友,把他们当亲人,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比如,*村的特色水果种植户去年因为天气原因,销路一度受阻,村里的年轻干部主动联系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打响了品牌。这就是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事的生动体现。

二是要俯下身子,争当群众的“勤务员”。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要牢固树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论是大事小情,都要认真对待、及时回应。今年以来,我乡受理的12345便民服务热线工单办结率达到了99.5%,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这背后就是全乡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结果。大家作为新生力量,更要有“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劲头。群众来办事,要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业务办理。对于一些历史遗留的、情况复杂的“硬骨头”问题,不能推诿扯皮,要勇于担当,积极协调,想方设法寻求解决方案。要通过一件件具体实在的小事,累积起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三是要扑下膀子,善当群众的“贴心人”。服务群众不仅要有热情,还要有能力。要围绕群众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本领。*乡的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但如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如何让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更壮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大家不仅要懂政策,还要懂农业、懂市场、懂经营。要积极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乡村旅游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有本领过硬,才能在指导产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应对突发事件时得心应手,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贴心人”。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