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7
发布时间:2025-10-13
同志们:
今天,支队党委组织召开这次年轻干部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重要精神,倾听青年心声、凝聚青年智慧、激发青年力量,为大家的成长成才鼓劲加油、铺路搭桥。
刚才,几位来自机关和基层的年轻干部、政府专职站管理人员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立足本职岗位,结合自身经历,畅谈了学习工作的心得体会,分享了成长进步的感悟思考,并对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也深感欣慰。大家的发言,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有情感厚度,充分展现了*市消防救援队伍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从你们身上,能看到队伍未来的希望和力量。
青年兴则事业兴,青年强则队伍强。年轻干部是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是推动队伍建设不断向前迈进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们的事业正处在转型升级、提质强能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这既为大家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也对大家的能力素质、意志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全体年轻干部要万分珍惜时代赋予的机遇和舞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在深耕细作中积蓄力量,在厚积薄发中成就事业,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精彩华章。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支队建设实际,我提出四点希望,与同志们共勉。
一、向下扎根,筑牢忠诚担当的信仰之基
万丈高楼平地起,根深才能叶茂。年轻干部的成长,首先要解决好“根”的问题。这个“根”,就是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赴汤蹈火的职业精神、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只有把根扎深扎牢,才能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站稳脚跟、行稳致远。
一要永葆“饮水思源”的感恩情怀。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组织的培养教育,感恩人民的信任托付,感恩这支光荣队伍提供的平台。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培养。要始终把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作为前进的动力,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消防救援事业的宏伟蓝图中,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培养。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肩上的责任都来自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每一次警铃骤响的逆行中、在每一次赴汤蹈火的救援中,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二要永怀“如履薄冰”的敬畏情怀。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要敬畏使命,深刻认识到消防救援工作“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特殊性,每一次出动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丝毫懈怠和马虎。要敬畏法纪,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队伍的条令条例,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敬畏生命,无论是对待救援对象,还是对待身边的战友,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高效。
三要永怀“视若归家”的融入情怀。队伍是家,战友是亲人。要主动融入集体,把个人发展与队伍建设紧密相连,在集体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去年以来,全市队伍共接处警1685起,营救疏散群众313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超过1882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靠某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全体指战员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特别是在处置*小区“1·18”高层住宅火灾、*高速“9·4”危化品运输车辆侧翻泄漏事故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正是依靠集体主义精神和无间的团队配合,才一次次化险为夷,守护了一方平安。希望大家在红色教育中淬炼思想,在破解难题中磨砺本领,在应对挑战中锤炼意志,努力成长为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行家里手。
二、向上生长,锻造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消防救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专业性、实战性极强。新时代的消防救援任务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新特点,对干部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向上生长,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一要立定“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志向。事业心是干事创业的“发动机”。年轻干部正值干事创业的黄金期,应当有那么一股子不服输、争上游的劲头。要主动向最优者对标、跟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把“争创一流”作为工作标准和价值追求。支队党委始终倡导“荣誉至上”的价值导向,近年来,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支队连续两年被总队评为“先进支队党委”,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评为“执勤训练工作先进集体”和“‘一短三快’处置机制改革先进支队”,被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二等功”,还涌现出1个“自治区安全班组”、4个“一星级*青年文明号”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这些荣誉是全体指战员用汗水和拼搏换来的,也是激励大家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希望大家把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传承下去,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更大的业绩。
二要打破“业务壁垒”和“思维桎梏”的局限。随着“全灾种、大应急”任务的拓展,单一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已无法适应实战需求。要树立“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成长理念,既要深钻细研本职业务,成为本领域的“活字典”“业务通”,又要广泛涉猎指挥、通信、政工、后勤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努力成为“T”型人才。要敢于向固有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开刀”,主动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战法、运用新技术。支队近年来大力推动“小发明、小创造”,鼓励基层单位在实践中研究提升作战效能的装备和方法,这就是为了激发大家的创新活力。希望大家在勤学中求索,在探索中突破,努力成长为“精专多能”的新时代消防救援干部。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