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市教育系统招生考试廉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80

发布时间:2025-10-1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系统招生考试廉政工作座谈会,这是一次年度性的工作例会,更是一次在关键时间节点举行的、具有极端重要性的警示会、部署会和动员会。会议的核心目的,就是要紧紧锚定“平安招考”“阳光招考”“公平招考”的目标,对即将全面展开的各级各类招生考试工作进行再审视、再加固,为我们肩上担负的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为维护教育公平这一社会基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而招生考试则是这块基石最直接、最关键的承重墙。每一次考试,背后都牵连着一个家庭的期盼与梦想;每一次录取,都关乎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招生考试工作的廉洁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稳定和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招生考试工作面临的廉政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复杂。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择校热”等现象在局部地区依然存在,这为权力、金钱、人情的不当干预提供了潜在的土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我们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同时,也为新型作弊、数据安全、网络攻击等提供了可能。我们队伍内部极少数人员,在长期和平环境中,也可能滋生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甚至可能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对此,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绝不能有半点的大意松懈。我们必须以如履薄冰的谨慎、以见叶知秋的敏锐,将廉政建设贯穿于招生考试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

要始终将思想建设摆在首位,筑牢“不想腐”的堤坝。思想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全市教育系统每一位参与招生考试工作的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必须从灵魂深处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绝不能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反复观看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要让“招生公平是底线、廉洁自律是红线”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思想深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常常自省:当有人通过各种关系打招呼、递条子时,我们能否坚守原则、秉公办事?当面对各种形式的请托、诱惑时,我们能否保持清醒、断然拒绝?每一位同志都要在心中树立起对规则的敬畏、对公平的信仰,将维护招生考试的公正廉洁,内化为一种职业本能和价值追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确保我们的队伍在思想上纯洁、在政治上坚定。

要着力织密制度的笼子,扎紧“不能腐”的藩篱。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依靠个人的觉悟是必要的,但更可靠的是严密有效的制度体系。我们要对现有的招生考试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估,查找存在的漏洞和短板。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要进一步优化考试组织流程。从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到施考、评卷、核分,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标准、严格的程序和清晰的权责。要大力推行标准化考点建设,全面使用人脸识别、无线信号屏蔽等技防手段,严防内部操作空间和外部作弊风险。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录取规则。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坚定不移地深化“阳光招生”政策,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信息,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都必须第一时间、毫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要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招生录取过程进行全流程记录和监控,实现可追溯、可查询,让任何违规操作都无处遁形。三是要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对招生考试工作中的关键岗位,要实行定期轮岗制度,避免形成“独立王国”和利益固化。要严格实行回避制度,凡是与考生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人员,一律不得参与其考试、评卷、录取等相关工作。要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防止个人说了算,确保招生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规范运行。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