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3
发布时间:2025-10-1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安全生产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全面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相关同志已经通报了有关情况,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和坚定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尤其在安全生产和基层社会治理这两条战线上,同志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安全生产方面,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层层压实责任,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根据我们最新的统计,今年1至8月,全县共组织各类检查1150余次,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超过1200项,已完成整改1180余项,整改完成率达到了97%以上。全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30%,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的态势。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一大批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化解,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仍有短板,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容低估。从安全生产看,一些企业的主体责任仍然悬在空中,部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还很淡薄,“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依然存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传统高危行业的风险依然突出,一些新业态、新领域的安全监管还存在盲区。从社会治理看,随着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由征地拆迁、劳资关系、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进入多发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城市管理中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时有反弹,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秩序还需要下大力气整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全县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和稳定是1和0的关系,没有了安全稳定这个“1”,再多的发展成果“0”都失去了意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把安全生产和基层社会治理这两项关乎发展全局、民生福祉的底线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筑牢“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拿出超常的决心、超常的举措、超常的干劲,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必须以“雷霆之威”狠抓安全生产,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生命重于泰山,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要压实责任链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个层级、每个岗位、每个人头。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依法履职,把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敢于动真碰硬,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杜绝监管“宽松软”。二要深化隐患排查。要聚焦企业生产、项目建设、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城镇燃气、自建房安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拉网式、地毯式的大排查大整治。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时限、落实专人、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我们必须确立一个硬目标:所有重大事故隐患的按期整改率必须达到100%。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三要提升应急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常态化开展实战演练。要强化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打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必须以“绣花之功”深化基层治理,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我们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基层。一要着力化解矛盾纠纷。要坚持抓早抓小、源头预防,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亲自接访下访,亲自包案化解,带头啃“硬骨头”。要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发挥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作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要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重点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与交通秩序整治,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宁静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加大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建设,全力保障城市环境安全、整洁、有序。三要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严防个人极端事件发生。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