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3
发布时间:2025-10-1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办公室党支部集中学习暨“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学习研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州委、县委的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聚焦“公文抄袭”这一顽瘴痼疾,进行一次思想上的再对标、作风上的再检视、行动上的再出发,并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有5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整治公文抄袭问题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谈得都很深刻,也很有见地,听后很受启发。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县委办公室作为县委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是县委决策部署上传下达、协调各方的“中枢神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文一事,都直接代表着县委的形象和权威。可以说,办公室工作无小事,件件关乎大局;办公室文稿无小节,字字千钧。因此,我们必须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作风,来对待我们手中的每一项工作、起草的每一份文稿。下面,我结合今天会议的主题和办公室工作实际,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文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文风不是小事,它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风问题本质上是党风问题”,并对改进文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我们“下决心根治文风会风上的顽瘴痼疾”。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特别是2025年最新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都把改进文风、精简文件作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整治公文抄袭等不良文风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整治公文抄袭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县委办公室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的第一属性。我们起草的每一份文件、每一篇文稿,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动上级政令在*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的文件只是简单地从网上搜索、复制、粘贴,搞“穿靴戴帽”“依葫芦画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就无法体现*的实际情况,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落实举措,最终会导致上级的决策部署在执行中落空、走样。这种行为,表面看是文风问题,是懒惰和不负责任,但实质上是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识不强、看齐意识不够的表现,是对“两个维护”的虚化和弱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决杜绝公文抄袭,就是以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执行。
第二,整治公文抄袭是力戒形式主义的必然要求。形式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公文抄袭,正是形式主义在文稿工作中的典型表现。有的同志为了图省事、走捷径,不去深入基层调研,不去认真思考研究,而是习惯于当“搬运工”和“拼接师”,把别人的东西改个标题、换个地名就当成自己的成果。近期,媒体就曝光了邻近*地区出现的“张冠李戴”式公文抄袭事件,一份事关地方长远发展的《森林防火规划》,其核心内容竟然与数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县的文本高度雷同,甚至连乡镇名称都未作修改,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种“以文件落实文件”的虚浮作风,不仅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会助长“文山会海”,加重基层负担,败坏党风政风。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整治这种顽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第三,整治公文抄袭是提升辅政水平的内在需要。以文辅政是党委办公室的核心职能。我们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县委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高质量的文稿,来源于对县情的深入把握、对政策的深刻理解、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抄袭出来的文稿,必然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缺乏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可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根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我们办公室处理和流转的各类文件已超过2000件次,起草的综合性文稿、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超过300篇。面对如此繁重而重要的任务,如果我们满足于做“二传手”,满足于简单的文字拼凑,我们的辅政能力就会停滞不前,甚至退化。我们必须把每一次文稿起草都当作一次深入调研、一次深度思考、一次能力提升的过程,在精雕细琢、千锤百炼中增长才干,真正当好县委的“参谋部”和“智囊团”。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公文抄袭顽瘴痼疾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对公文抄袭及其背后的作风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排查、大扫除。虽然我们办公室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工作是努力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不良苗头和倾向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是要坚决破除“思想上的懒惰病”。公文抄袭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懒惰和行动上的懈怠。有的同志认为,一些常规性、程序性的公文,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创新,借鉴一下、参考一下无伤大雅。这种“差不多”思想是十分危险的。公文无小事,即便是常规性文件,也必须结合最新的政策要求和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还有的同志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深入研究、攻坚克难,而是上网搜索,看有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这种思维惯性,说到底是责任心缺失、担当精神不足的表现。我们必须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责任意识,把起草每一份文稿都看作是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党性修养的实际行动。
二是要坚决纠治“能力上的恐慌症”。不可否认,办公室的工作强度大、节奏快、要求高,一些年轻同志刚走上文稿岗位,可能会面临“本领恐慌”,担心自己写不好、写不来,从而产生依赖心理,不自觉地走向抄袭模仿的捷径。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师带徒”结对、组织优秀文稿评选等方式,帮助大家尽快熟悉业务、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大家自身也要有“挤”和“钻”的精神,主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升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研究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敢于写、勤于练,不怕出丑、不怕修改,在反复打磨中练就“几把刷子”,真正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