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5
发布时间:2025-09-2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党课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总结回顾前三季度工作,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精准研判风险隐患,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全县意识形态工作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紧抓实抓细各项任务,坚决守住管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学细悟铸根基,把稳理想信念“定盘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反复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确保全县意识形态领域始终方向正确、立场坚定、根基牢固。要深刻认识到,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理论上彻底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自觉,行动上才能有力有效。基于此,我们要将强化理论武装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压舱石。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政治任务,健全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推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要紧密结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创新学习方式载体,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组织力量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攻关,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要注重学用结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分析形势、研究解决问题、指导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举措、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加强对学习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质量评估,确保学习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融会贯通。
(二)深化价值引领,凝聚社会共识同心圆。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要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选树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用榜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重大纪念日活动,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展精准化、差异化思想引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认同。要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提质扩面,扎实做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支持创作生产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展现*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让互联网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三)巩固宣传阵地,壮大主流舆论强声势。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加强对县级媒体平台的建设管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传,全面展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生动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要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社会预期。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出版物等阵地的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要提升舆情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对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工作队伍。
二、精准研判防风险,织密意识形态“防护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全局观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评估、防控协同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阵地、重点人群的分析监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基于此,我们要聚焦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精准把握风险演变规律,制定周密应对预案,确保各类风险可防可控,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一)严密防范政治安全风险。一是深刻认识维护政治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要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警觉,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筑牢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思想政治防线。二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管控。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文化、网络等领域的政治风险传导,防止非政治性风险转化为政治风险。要加强对社会组织、宗教场所、高校等的管理,防止其成为风险滋生地。要严格内部管理,堵塞制度漏洞,防止“低级错误”、“常识性问题”引发政治风险。要加强对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期间的意识形态风险研判,确保绝对安全。三是提升政治风险应对处置能力。要健全完善政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制定完善政治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一旦发生风险事件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处置。要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筑牢政治安全屏障。要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严密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一是认清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严峻形势。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风险更具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要密切关注网上各类意识形态动向,特别是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党的领导、歪曲国家政策等错误言论,要敢于亮剑、坚决斗争。要加强网络内容生态治理,持续净化网络环境。二是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效能。要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网站平台主体责任。要健全网络执法协调机制,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力度。要提升技术治网能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发现、研判、处置效率。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引导网民提升网络素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三是巩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要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强新型主流媒体,提升主流舆论网络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创新话语体系,制作推送更多适合网络传播的正面宣传产品。要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网络评论员队伍,有效引导网上舆论。要建立健全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及时澄清网络谣言。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