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市发展改革委“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102

发布时间:2025-09-25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委“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省关于“十五五”时期发展的战略部署,听取前期工作进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今天既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会,更是一次思想上的统一会、行动上的动员会。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事关我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肩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十四五”发展历程,清醒认识“十五五”规划的时代背景与战略定位

当前,时间已进入2025年9月,“十四五”规划即将迎来收官之年。回顾过去近五年的奋斗历程,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发展数据上看,我们的经济运行在持续承压中展现出强大韧性。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10亿元,同比增长2.8%。进入2024年,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计达到5.6%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从产业结构上看,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2023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57.5:34.0第二产业依然是经济的压舱石。而到2024年,初步核算的产业结构调整为9.1:41.8:49.1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市在培育现代服务业、激发消费潜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传统工业的转型压力依然巨大,必须在“十五五”期间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短板与弱项。比如,部分“十四五”规划设定的指标完成进度不及预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依然繁重,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待提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是“十四五”需要全力冲刺攻坚的硬任务,更是“十五五”规划必须直面并系统谋划解决的核心议题。展望“十五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从宏观层面看,“十五五”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是衔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关键五年。国家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为我们争取国家战略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内经济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对*市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是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因此,我们的规划绝不能是“十四五”规划的简单延续,而必须是一次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的深刻变革和系统重塑。

二、把握核心要义与战略重点,科学擘画“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编制“十五五”规划,首要任务是明确指导思想和战略方向。我们必须以国家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根本遵循,紧密结合*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符合实际、引领未来的发展思路。

第一,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全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十五五”期间,发展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要紧紧围绕国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聚焦我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超常规的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规划的编制,要系统谋划建设一批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市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二,必须把绿色转型作为鲜明导向,着力塑造生态优先新优势。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市作为传统工业占比较高的城市,面临的转型压力更大,但潜在的发展机遇也更多。要在“十五五”规划中,系统谋划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路径。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同时,要依托我市的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保护与文旅康养、现代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