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2
发布时间:2025-09-15
明心守密 固本砺行
论象山心学对保密工作的启示
金溪是百世大儒、陆王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的家乡,被誉为“象山故里、心学圣地”。陆九渊的象山心学以“本心”为核心,强调“心即理”“发明本心”“致良知”等理念,其思想体系不仅为传统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保密工作提供了借鉴思考。在保密工作中,象山心学中的“发明本心”“收心照物”“知行合一”等核心理念,恰能成为抵御诱惑、坚守初心的精神支柱,也为新时代保密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
“本心即理”是保密工作的道德根基
象山心学以“本心”为核心,强调“发明本心”“心即理”的哲学思想,认为人先天具备向善的道德本性,只需通过修养去除私欲遮蔽,便能实现道德自觉。
保密工作的本质是对国家利益的忠诚守护,其道德基础与“本心”的良知属性不谋而合。严格保守秘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在长期血与火的斗争中孕育出的伟大实践总结,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筑就并经过历史锤炼的伟大财富。任弼时“两度入狱不改其志”,为保护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在严刑的拷打下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向敌人泄露党的一丝一毫秘密;江竹筠“十指钉签不堕其节”,面对国民党的酷刑毫不畏惧、坚贞不屈,对敌痛声斥责,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方志敏“高官厚禄不动其心”,面对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许愿,视功名利禄为粪土,始终坚定信仰,严守党的秘密。这都是共产党人严格保守秘密道德本性的自然流露。然而,近年来部分公职人员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走上关键岗位,工作中接触掌握着大量国家秘密。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金钱攻势和情感拉拢下,初心动摇,心理防线失守,将国家秘密异化成谋取私利的“筹码”,丧失国格人格,私自泄露、贩卖国家秘密,从国家秘密的“守护者”沦为国家秘密安全的“破坏者”,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在保密工作中,本心的力量如同“精神核电站”,能够在外界诱惑与压力下持续输出坚守的能量。“保守本心”的本质是通过心性修养构建内生动力系统,相较于制度约束和物理防护,党员干部应牢记入党宣誓时的初心,将“守护秘密”与“守护本心”融为一体,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严格保守秘密,做到心中有底线、思想不松懈、行为不逾矩,国家秘密安全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的升华。
“收心照物”是涉密人员的行为准则
陆九渊尝言:“精神全要在内,不要在外,若在外,则无时无地而不出”,此语道破心学“收心照物”之精髓。所谓“收心”,要求“收敛妄念、专注本责”;所谓“照物”则须“明辨慎行、如镜映实”。
观今日保密领域,部分涉密人员俨然成为“空心人”,其心不在“保守机密,慎之又慎”,而在名利场中“皆为名利尽折腰”。部分涉密人员或沉迷于人情往来,把涉密信息当作“社交筹码”,酒酣耳热之际谈论工作细节,推杯换盏之间传递敏感信息,全然忘却革命年代“一字入心,片纸化灰”的铁血纪律;或汲汲于职务晋升,视保密为“无关紧要的琐事”,文件签收不过例行公事,保密教育权当耳旁吹风,保密制度更是成为“空中楼阁”。此等心态,恰似陆九渊所斥“心逐外物”之弊。回望红色岁月,保密先驱们以“收心照物”作为自身行为准则,用实际行动铸就保守国家秘密的钢铁长城。钱学森归国时,将大脑化作“人肉密码本”,数千组数据不落纸墨;周恩来处理机密文件,必亲执浆糊密封,连纸屑都要焚毁于铜盆;地下党员陈为人守护中央文库,将数万份文件藏在阁楼夹壁内,阁楼中间放着大火炉,平时整理过的文件碎片、书籍随手烧掉,一旦出现问题又无法挽救时,一根火柴就可以实现“与文件俱焚”。如此反差之间,正是“收心照物”工夫缺失的明证。“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保密工作者当以“收心照物”的心学智慧重塑保密观,让“收心”成为日常修行,严于修身、严于律己,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守好生活纪律底线,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以“照物”化作行动本能,对定密、传递、保管、销毁全流程如“止水明镜”般保持清醒觉知。面对模糊信息时,以“铢分毫析”的警觉定密;遭遇非常规请求时,以“如临深渊”的审慎应对;处理保密事务时,以“战战兢兢”的细致操作,方能使国家秘密安全成为密不透风的“钢铁堡垒”。
“知行合一”是保密修身的最终实践
当前保密工作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一方面,部分涉密人员陷入“无密可保”的认知误区,或困于“有密难保”的思想牢笼,将保密工作责任简化为锁柜封箱的机械操作、浮于表面的口头说教,甚至以“信息透明化”为借口弱化保密意识,对保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部分涉密人员深陷“知而不行”的悖论旋涡,将保密责任异化为“口头禅”与“墙上规”。有的以“效率优先”为名,违规利用微信小程序、图文识别软件扫描秘密文件;有的以“工作需要”为由,违规用非密电脑处理涉密文件,违规翻印涉密文件却对文件管理、流转失管失序;更有人心存侥幸,认为偶尔破例“无关大局”“无人发现”,在互联网上随意传输涉密文件,导致国家秘密在互联网上“裸奔”。这种思想上的“空心人”与知行上的“两面人”,恰是陆九渊所批判的“心未真知”“知而不行”的真实写照。因此,保密工作人员需以“知行合一”重构保密人格。一是知要“透”。即重视保密教育,加强对涉密人员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教育力度。针对涉密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核心部门等重点人员要积极开展保密教育工作,将保密法规内化为“心学之知”,增强保密意识,掌握保密常识,深刻理解“无知”泄密并非无过,保密工作没有“新手保护期”。二是行要“笃”。即在日常中践行“知行合一”的工作准则,宁可多走三里路送纸质文件,不用一秒拍照图便利,宁可用碎纸机销毁十页废稿,不存半分“或许无用”的懈怠。三是功要“恒”。即相关单位要建立常态化保密自查机制,定期对单位内涉密文件、涉密载体、涉密场所进行自查检查,及时堵塞风险漏洞,消除泄密隐患。涉密人员要让“非密电脑严禁处理涉密文件”“涉密文件严禁拍照”“涉密会议绝不带手机”等细节成为日常习惯,严格遵守各项保密纪律。保密工作的至高境界,不在知晓多少保密条款,而在能否将“知”化为“行”、让“行”淬炼“知”,唯有以“知行合一”打通思想与行动的“壁垒”,方能使每个保密岗位都成为知行互铸的精神道场。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抚州市委办,作者:金溪县委办 高以峰)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