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1
发布时间:2025-08-21
坚持党建引领 聚力人才振兴
在广袤田野谱写“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生动实践
——镇党委书记在“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活动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非常荣幸能在全市“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活动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镇党委始终将深入推进此项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发展契机,深刻认识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核心在人、路径在融合。我们坚持将“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主题活动、“支部建设年”专项行动与乡村人才振兴核心任务紧密融合、一体谋划、协同推进,着力破解乡村人才“引不来、育不强、留不住”的难题。实践中,我们紧紧扭住“新农人”这支关键力量,围绕“育、练、聚”三个核心环节,构建“党建引领、组织搭台、人才汇聚、赋能发展”的工作新体系,精心培育了一支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为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答卷”注入了澎湃动能。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坚持思想领航与组织保障并行,聚焦“育”字下功夫,筑牢人才队伍“压舱石”
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是基础工程。我们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激发内生动力,塑造过硬本领。
(一)强化思想铸魂,引导“明方向”强信念。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思想”成效转化为兴农报国的行动自觉。依托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青年干部学习社和覆盖全镇的农业产业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主阵地,创新开设“初心分享汇”“政策直通车”“榜样面对面”等活动。年内,组织农业人才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10余次;邀请优秀党员“土专家”、返乡创业成功者讲述“我的入党故事”和“我的田园梦”15场次;组织5次“互联互学互访”活动,引导人才对标先进,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大业。我们深切感受到,“学思想”不仅武装了头脑,更点燃了农业人才“扎根乡村、振兴有我”的坚定信念和“农业报国”的时代担当。
(二)聚焦能力提升,推动“挑大梁”强担当。将“建新功”的要求落实到为人才搭建实战舞台。镇党委牵头,整合资源,精心设计岗位锻炼平台。一是聚焦一线锤炼。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产业链关键节点上,大胆启用有潜力的创业青年担任“产业带头人”,赋予其在土地流转、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中的“话语权”和“实干权”。例如,在推进“稻香*”精品大米项目中,青年党员小李在带领村民克服土地碎片化难题、对接高端市场过程中,组织协调和市场开拓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成功带动片区增收。二是聚焦骨干培养。瞄准智慧农业、新零售等前沿领域,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今年以来,已选拔推荐3名优秀农民骨干参加新区智慧农业管理师脱产培训;依托市区资源及合作高校平台,组织“土专家”、“田秀才”、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参加现代农业技术、品牌营销、电商运营等主题培训20余期,覆盖9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人才队伍的“硬核”技能和引领能力。
(三)优化暖心服务,保障“有干劲”强活力。将“强作风”具体化为用心用情服务人才的实际行动。整合镇域资源,高标准运营“*之芯”人才服务站。服务内容涵盖“全链条”:技术推广指导、小额信贷支持、产品宣传推介、市场信息共享“不断档”;情感关怀做到“全方位”:协调解决社区托育、优质学位申请、健康关怀等实际问题,让人才感受到组织关怀无处不在。例如,为破解一位草莓种植能手子女的转学难题,镇党委多次协调辖区优质教育资源,最终妥善解决,使其能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切实解除了人才后顾之忧,营造了“近悦远来”、安心舒心的发展环境,极大激发了他们在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情。
二、坚持平台赋能与实战砺才并重,聚焦“练”字搭舞台,绘就人才成长“新画卷”
人才成长离不开实践的磨砺。我们致力于搭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平台,推动人才在田间地头、产业一线经风雨、长才干、建新功。
(一)深化校地合作,精准“筑基”强根基。瞄准现代农业发展前沿需求,着力夯实人才理论基础和实践素养。我们成功携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海洋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一方面,选送优秀青年农民、农业企业骨干22人,参加该校农业经营管理专业硕士班深造学习,提升系统化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联合在粮辛人农业科技、越亚农产品等5家镇内示范性强、引领性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共建“新农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新农人实训基地”,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绝佳的“将论文写在农田上”的平台,也为本镇农民骨干创造了与高层次人才交流学习、提升产业认知和技术水平的机会,深化了产教融合的“*校本模式”。
(二)链接高端资源,协同“赋能”拓视野。积极对接引入外部高端智力资源,为人才赋能,破解技术瓶颈。镇农业条线部门主动作为,搭建政策信息对接、行业交流合作桥梁。例如,在辛江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化果园升级项目中,我们成功引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驻点服务。双方围绕病虫害绿色防控、品种改良等技术难题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并推广应用的蔬菜防虫新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蔬菜品质,达到有机标准,更因其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被中国蔬菜协会评选为“全国十大实用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才的技术自信和产业影响力。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