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省高校系统警示教育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81

发布时间:2025-09-0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高校系统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十四届省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深刻剖析当前高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通过反面典型案例警示警醒,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高校是立德树人的神圣殿堂,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其政治生态和廉洁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决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持续净化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和政治生态,为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清醒认识严峻形势,深刻把握高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新挑战。高校并非一片净土,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廉政风险点多面广,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教育领域要持续深化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坚持政治统领,把稳高校事业发展正确方向。高校是党领导下的坚强阵地,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要切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同一切违背党的原则、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政治稳定。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管好各类阵地,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二)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思想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和行动上自觉的前提。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他律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将其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管好自己、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构筑起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三)健全制度体系,扎紧权力运行制度笼子。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要聚焦高校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廉政风险点,如招生录取、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科研经费、校办企业、职称评定、人事招聘等,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要优化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程序,重大决策前要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和合法合规性审查。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行为,让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牛栏关猫”现象。要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整合校内纪检、审计、财务、巡察等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

(四)压实主体责任,凝聚管党治校强大合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压实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办学治校各领域。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要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明确责任清单,细化责任内容,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到岗。要强化考核问责,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履行责任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要严肃追责问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要支持纪检监察机构依规依纪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自觉接受监督,为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压实院(系)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解决“上热中温下冷”问题,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二、精准聚焦关键环节,纵深推进高校领域正风肃纪反腐

在清晰认识形势与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将目光聚焦到高校治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理念,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举措,将正风肃纪反腐引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高校领域涉及人财物管理权限集中,廉政风险易发多发,必须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完善监督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一)聚焦招生录取与科研经费管理,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一是严明招生纪律,确保公平公正。招生录取事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完善招生章程,规范招生程序,强化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特殊类型招生(如艺术、体育、保送生等)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评委选聘、测试程序、成绩评定和录取环节,严防“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招生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实现可追溯、可查询,确保招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点招”“人情招生”和利益输送,维护高校招生的公信力和严肃性。二是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提升使用效益。科研经费是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管好用好科研经费至关重要。要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开支范围和使用标准,既要充分尊重科研规律,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权,又要加强财务规范和审计监督,防止虚报冒领、套取挪用、浪费流失。要落实科研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强化其廉洁自律和经费管理使用主体责任。要加强内部审计和日常监督,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常态化监管,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肃处理,确保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研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三是强化内部控制,构建长效机制。要从源头上预防招生和科研领域的腐败问题,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梳理排查这两个领域的廉政风险点,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要完善不相容岗位分离、定期轮岗、关键岗位人员廉洁承诺等制度,降低廉政风险。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认真核查处理相关问题线索。要加强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相关工作人员筑牢思想防线,自觉抵制诱惑,严守纪律底线。

(二)紧盯基建工程与物资采购领域,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一是完善项目决策与审批机制。高校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项目投资大、环节多、周期长,容易滋生腐败。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重大项目立项要经过充分论证和集体研究决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防止个人说了算或盲目上马。要完善校内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限额标准、审批权限和操作流程,实现采购活动统一规范管理。要大力推进采购意向公开,提高采购透明度。二是规范招标投标与采购执行。要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法依规组织招标采购活动。要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遴选和管理,规范其执业行为。要严明招标纪律,严禁围标串标、明招暗定、虚假招标,严禁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招标采购活动。要加强对合同签订、履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三是加强审计监督与后续评估。要强化对基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对大宗物资采购进行价格审计和效能审计,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要建立健全项目后评估机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廉洁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要严肃查处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形成强大震慑。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