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1
发布时间:2025-08-31
同志们: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省直机关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几位市直单位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市直机关是全市工作的“中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机关党建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关系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能否高效执行,关系到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机关党建不是“软任务”,而是“硬责任”;不是“虚功”,而是“实绩”。特别是在当前全市上下奋力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打赢三年行动攻坚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在深化认识中把握“三个聚焦”,筑牢高质量党建的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为什么抓”、“抓什么”的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要聚焦政治引领这个“定盘星”,把稳前进方向。市直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穿于机关党建全过程、各方面。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扎实推进政治机关和模范机关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确保市直机关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政治建设抓好了,机关党建就有了“魂”,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根”。
(二)要聚焦服务中心这个“主战场”,彰显党建价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机关党建工作的生命线。机关党建绝不能搞“体内循环”、“自娱自乐”,必须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特别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各项部署要求,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深入开展“争当改革排头兵”、“优化营商环境我先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等一线冲锋在前、担当作为。要把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难题作为检验机关党组织战斗力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推动党建工作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价值。党建与业务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只有深度融合,才能相得益彰,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要聚焦强基固本这个“压舱石”,夯实组织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要深入实施“强支部”工程,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强化党员教育培训,突出政治训练和党性锻炼,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带头人队伍。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每一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旗帜。只有根基稳固,机关党建的大厦才能巍然屹立,高质量发展的航船才能行稳致远。
二、在精准发力中突出“三个关键”,提升高质量党建的实际成效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在关键环节上持续发力,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要在作风纪律建设上动真格,营造“好生态”。作风是形象,纪律是保障。市直机关的作风纪律状况,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营商环境的优劣,关系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的各项措施,坚决纠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等问题,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要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完善内控机制,堵塞制度漏洞。要提升机关纪委建设水平,配强工作力量,提升履职能力,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好作风就是生产力,严纪律就是战斗力。
(二)要在党建业务融合上求突破,破解“两张皮”。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是制约机关党建质量提升的顽症。必须下大力气破解,推动党建与业务从“物理结合”走向“化学反应”。要找准融合的切入点。坚持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比如,在推进重大项目时,同步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员突击队;在优化营商环境窗口单位,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在服务民生一线,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要创新融合的载体。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如“党建+营商环境”、“党建+项目建设”、“党建+民生服务”等,使党建工作有抓手、有平台、有实效。要健全融合的机制。把党建工作要求嵌入业务工作流程,在制定业务政策、部署业务工作时,同步考虑党建工作如何跟进保障;在总结业务成效时,同步检验党建工作发挥的作用。要树立融合的导向。在考核评价、评先选优中,既看业务实绩,也看党建成效,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融入日常。融合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速度。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