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纪委书记在2025年镇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浏览量:86

发布时间:2025-08-05

尊敬的*书记、各位班子成员:

根据本次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安排和要求,我紧扣市委巡察组反馈的意见,特别是其中指出的涉及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问题,结合会前学习研讨、谈心谈话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思。我深知,这次巡察既是对我镇党委工作的全面“政治体检”,更是对我个人履行纪委书记职责的一次精准“把脉会诊”。下面,我本着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对同志坦诚的态度,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恳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一、对照检查查摆出的主要问题

市委巡察组反馈的意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涉及纪检监察工作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履职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我完全认领、诚恳接受,并逐条逐项进行了深刻反思。总的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强化政治监督,确保政令畅通方面存在差距。作为纪委书记,我深知首要职责是政治监督,但对照巡察反馈和工作实际,我在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还做得不够到位。一是监督的穿透力不足。虽然能够按照上级要求,围绕“国之大者”开展监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满足于传达学习、会议部署,对一些重大决策部署的末端落实情况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例如,在监督“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方面,有时仅列席党委会议,对议题的背景、风险研判不够深入,对决策执行过程的跟踪问得不多、跟得不紧,未能有效防止“党委会、局务会议事边界不清”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巡察指出的“对转交市城管局办理的案件中存在的明显漏洞,没有监督到位”的问题,我反思自己存在惯性思维,认为转交即履行了监督责任,忽视了对办理过程和结果的闭环监督,政治监督的敏锐性和穿透力亟待加强。二是压力传导存在衰减。在协助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对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监督提醒多为会议强调、口头要求,缺乏有效的检查和考核手段,导致“业务工作检查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少”的情况依然存在。对各村(社区)党支部、镇直各单位的压力传导不够到位,满足于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对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虚化、弱化的问题发现不及时、纠治不彻底。巡察反馈指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治党压力传导不到位”,根子在于我作为纪委书记,在“协助”和“监督”两个角色上用力不均,没有真正把责任链条拧紧压实。

(二)在履行监督首责,提升执纪效能方面存在不足。监督是纪委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反思自身工作,我感到在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监督执纪问责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日常监督“探头”作用发挥不充分。习惯于用办案成果来衡量工作成效,对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日常监督重视不够。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有偏差,有时碍于情面,不愿“红脸出汗”,导致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得到及时遏制。例如,对于个别干部存在的工作作风不实、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等问题,多以提醒谈话为主,批评教育的“辣味”不足,没有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这种“好人主义”思想,实质上是对干部的不负责任,也削弱了纪律的刚性约束。二是执纪问责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巡察反馈指出我们存在“流程不熟悉、不规范”的问题,这对我触动很大。反思起来,主要是我对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学习研究不深,对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差距。在案件查办中,有时过于注重实体结果,对程序规范、证据链完整性等细节把控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同时,镇纪委自身力量相对薄弱,纪检干部多为兼职,业务素质和查办案件能力不足我作为“班长”,在组织培训、实战练兵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导致整体执纪执法水平不高。三是重点领域监管存在盲区。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涉农惠民资金管理、集体“三资”管理等廉政风险高发领域,虽然进行了一些制度建设和专项检查,但监督的深度和广度仍有欠缺。巡察指出的“项目建设监管不力”“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廉政风险隐患较大”等问题说明我们的监督还没有真正触及风险核心。例如,在对*村集体资产租赁项目的监督中,仅仅审核了合同文本的合规性,但对租金定价的合理性、招租程序的公开透明性等关键环节缺乏有效监督,存在廉政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的问题。

(三)在加强作风建设,整治“四风”顽疾方面存在短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纪委书记,我本应是作风建设的标杆和表率,但对照检查,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纠治“四风”的韧劲不足。对“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潜滋暗长缺乏足够的警惕。对一些看似“小事小节”的问题,如违规接受宴请、“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有时认为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以批评教育为主,没有深挖背后的根源,导致一些问题屡禁不止。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虽然也下基层调研,但有时“走马观花”,对群众的真实诉求和困难掌握得不深不透,导致监督推动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效果不彰。二是自我要求标准有所放松。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有时会产生一丝懈怠思想,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锐气有所消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不如从前,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主动谋划、创新开展工作的劲头不足。有时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考虑纪委自身的工作多,站在全镇发展大局上思考和谋划纪检监察工作不够。这种精神状态上的“温差”,直接影响了履职尽责的“实效”。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