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52

发布时间:2025-08-0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形势任务,部署重点工作,推动全市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信访工作呈现出“总量下降、结构优化、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76件次,同比下降18.6%;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2.3%,重复访占比降至5.1%,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国家、省信访局交办的重点事项化解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测评从89.7%提升至94.2%。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信访干部扎根一线、冲锋在前的结果,是各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攻坚的成果,更是广大群众理解支持、信任配合的体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信访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一、在破解难题中筑牢民生底线,必须读懂“信访背后的民生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抓手,在解决问题中践行初心,在攻坚克难中锤炼作风,有三个方面的体会尤为深刻。

一是“小事当作大事办”,才能让群众感受到“真心”。去年3月,XX镇XX村12户村民因高标准农田建设占地补偿问题集体上访。接访后,我们立即启动“县级领导包案+专班推进”机制,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牵头,组织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镇村干部连续7天蹲点调研,发现矛盾核心在于补偿标准公示不及时、群众对测算方式存疑。我们随即组织“院坝会”现场答疑,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重新核算,并在村公示栏、微信群同步公开明细,仅用10天就完成全部补偿发放,村民主动撤回了上访材料。这件事让我们明白:群众反映的问题或许看似“鸡毛蒜皮”,但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干部多跑一次腿、多解释一句话,就能换来群众的“心贴心”。

二是“老问题寻找新解法”,才能让矛盾“化旧控新”。针对过去几年反复出现的“农民工讨薪”问题,我们没有停留在“接访—交办—督办”的传统流程,而是联合人社、住建、交通等部门建立“源头预防+动态监测+快速处置”机制:年初在企业推行“工资保证金+电子合同”双轨制,年中开展“用工规范”专项检查,年底依托“智慧信访”平台实时抓取欠薪线索。去年全年,农民工讨薪类信访事项同比下降41%,其中通过网络平台解决的占比达68%。这启示我们:面对复杂矛盾,既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更要跳出“路径依赖”找创新,用改革思维破解“老大难”。

三是“干部下沉一线干”,才能让基层成为“主阵地”。我们严格落实“县级领导接访日”“乡镇干部包村(社区)”等制度,全年县级领导接访126批次,乡镇干部入户走访1.2万次,推动37个“骨头案”“钉子案”在一线化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XX街道“信访代理员”制度——由社区“两委”成员、老党员、志愿者担任代理员,主动收集群众诉求,全程跟踪办理进度,去年共代理信访事项213件,办结率100%,群众评价“干部就在身边,问题不用跑远”。这说明:基层是信访工作的“根”,只有把力量沉到一线,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才能真正打通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二、在直面挑战中强化底线思维,必须清醒认识“信访工作的复杂变量”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攻坚期、城市更新加速期、基层治理优化期”叠加阶段,信访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我们高度警惕、认真应对。

从外部环境看,“三叠加”矛盾易发多发。一是经济转型与利益调整的叠加。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部分企业面临裁员、搬迁,职工社保接续、经济补偿等问题增多;农村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分配等领域也因利益格局变化出现新的矛盾。二是民生需求升级与服务供给的叠加。群众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的要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但部分领域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仍然存在,容易引发不满情绪。三是网络传播与舆情发酵的叠加。现在群众反映问题更倾向于“线上+线下”同步,一条短视频、一段聊天记录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关注,给矛盾化解带来“黄金72小时”的压力。去年,我市因物业纠纷引发的网上信访占比达27%,其中3起因处置不及时被上级通报,教训深刻。

从内部短板看,“三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基层基础能力不足。部分乡镇(街道)信访干部配备不齐,有的身兼数职,对政策掌握不深、对群众感情不浓,存在“推、拖、绕”现象;村(社区)网格员虽然覆盖全面,但对信访苗头性问题的敏感度不够,往往是“问题上了门才去处理”,缺乏主动排查的意识。二是部门协同效率不足。个别单位存在“各自为战”倾向,对跨领域、跨层级的信访事项推诿扯皮,导致群众“多头跑、反复跑”;还有一些干部把信访工作当“麻烦事”,存在“击鼓传花”心态,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三是法治思维运用不足。少数干部习惯用“土办法”“老经验”处理问题,对《信访工作条例》等法规政策学习不深入,导致“以闹求决”“以访施压”等现象仍有发生;个别群众法治意识淡薄,把信访作为“要挟”手段,甚至煽动串联,增加了化解难度。

从发展趋势看,“三转变”要求我们必须主动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要从“被动接访”向“主动预防”转变,把更多精力放在前端排查、源头治理上;要从“单兵作战”向“系统推进”转变,强化部门联动、上下贯通,形成工作合力;要从“解决问题”向“凝聚民心”转变,不仅要办好具体事项,更要通过信访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