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市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67

发布时间:2025-09-2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总结近年来我市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精准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对下一步如何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进行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会,更是一次动员部署会,目的就是要释放一个强烈信号: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经验,作风建设的“上半篇文章”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纠治“四风”问题,推动全市党风政风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回望过去,我们用坚定的行动书写了作风建设的“上半篇文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果。

首先,歪风邪气得到有力遏制,清风正气持续上扬。过去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滥发津贴补贴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了有效治理。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会所里的歪风”到“节庆里的奢靡”,这些曾经的顽瘴痼疾在持续高压下得到明显刹车。如今,崇尚简朴、务实节俭的氛围日益浓厚,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其次,干群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我们通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更重要的是事好办了。这种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转变,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再次,制度笼子越织越密,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我们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依靠制度进行长效治理。近年来,我市坚持标本兼治,在“当下改”的同时,着力“长久立”,出台了一系列涵盖公务接待、会议文件、因公出国(境)、履职待遇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初步形成了一套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这不仅为纠治“四风”提供了明确的制度遵循,也促进了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提升了整体治理效能。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监督的结果。在实践中,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带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只有各级“一把手”以身作则,层层示范,才能形成“头雁”效应,带动整个干部队伍风气的好转。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紧盯“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做到靶向治疗、精准打击。三是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四是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在保持高压震慑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文化涵养等方面深挖根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现长治长效。

二、保持清醒,深挖根源,作风建设的“风险点”不容忽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作风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取得的成果还不稳固,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土壤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故态复萌、前功尽弃。我们决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一,顽固性与反复性交织,“隐形变异”问题亟待破解。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四风”问题从“地上”转入“地下”,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障眼法”。例如,违规吃喝转入“一桌餐”、私人会所、单位食堂;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借助电子红包、快递物流等方式进行;公车私用变为“私车公养”;一些干部以“调研”之名行“旅游”之实。这些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新表现,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不仅增加了发现和查处的难度,而且性质更为恶劣,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第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存,“机关病”现象依然突出。如果说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显性”问题,那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则是更为顽固的“隐性”堡垒。当前,在一些单位和干部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热衷于“开长会、发长文”,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工作看似热闹,实则空转;有的调查研究“走过场”,满足于“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不愿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对待工作“推拖绕”,遇到矛盾“踢皮球”,层层请示、层层不拍板,庸懒散拖、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令畅通和决策落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当前作风建设需要着力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