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县信访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95

发布时间:2025-09-2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信访工作专题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分析研判当前我县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更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和群众观念的“晴雨表”与“试金石”。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坚决扛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

一、精准研判,清醒认识当前信访工作的严峻性与复杂性

今年以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信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信访总量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根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了约18%,国家和省里交办的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了预定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线信访干部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协同作战。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信访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的风险。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访积案的存量依然巨大,“硬骨头”问题化解攻坚任务艰巨。截至7月底,我县台账上仍有信访积案112件,其中5年以上的历史积案还有28件。特别是省市交办的75件重点积案,目前化解率虽然达到了62.7%,但剩下的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涉及主体多、历时久、成因复杂,常规办法很难奏效,牵扯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这些积案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化解,不仅会持续消耗政府公信力,更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二是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重点领域风险集聚效应明显。从信访问题的领域分布看,矛盾高度集中在城乡建设、征地拆迁、劳动社保、涉法涉诉等几个方面。特别是城乡建设领域,信访量常年居高不下。我们分析发现,全县信访案件中,涉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拆迁安置等问题的占比高达31%以上。这充分说明,我县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因决策不科学、程序不规范、补偿不到位、监管缺失等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信访问题的主要源头,源头治理的短板亟待补齐。三是工作作风和能力短板不容忽视,工作质效有待提升。在日常督查和案件评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干部仍然存在“中梗阻”现象。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干部法治意识不强,习惯于用行政命令代替群众工作,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反而激化了矛盾;有的单位之间协同不够,存在信息壁垒和责任边界不清的问题,导致一些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信访事项长期悬而不决。这些作风和能力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信访工作的整体成效和群众满意度。

二、系统施策,以法治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信访工作转型升级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路径依赖,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坚持系统思维,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为根本遵循,以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强大引擎,构建起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新格局。

(一)全面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筑牢定分止争的坚固基石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障。全县上下要围绕“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这“五个法治化”主线,制定详细的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法治精神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一要聚焦“预防法治化”,在源头治理上下真功夫。“最好的治理是防患于未然”。各级各部门在出台重大政策、上马重大项目前,必须严格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潜在的矛盾风险想在前面、评在前面、化解在前面。要夯实基层基础,建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让大部分矛盾发现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化解,绝不允许“小病”拖成“大病”。二要规范“受理法治化”,在厘清权责上求实效。要让群众信访“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县信访局要牵头优化受理流程,对群众的诉求,要当场登记、甄别分类,依法明确受理单位和办理期限。凡是属于法定途径能够解决的,必须导入相应的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程序,并向群众做好解释引导工作。要坚决杜绝“无正当理由不受理、不告知”的现象,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要夯实“办理法治化”,在依法处置上动真格。办理环节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有信访事项的办理,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进行调查核实,出具的答复意见书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处理恰当。要坚决摒弃“花钱买平安”“无原则妥协”的错误做法,对于诉求合理、生活困难的,要穷尽政策、全力帮扶;对于诉求无理,甚至借访牟利的,要理直气壮地予以驳回,并做好思想疏导和法治教育。四要强化“监督追责法治化”,在传导压力上见真章。“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要建立常态化的信访工作督查和案件评查机制,对信访事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推诿扯皮、弄虚作假、处置不力等失职失责行为,要敢于“亮剑”。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要深度介入,依据《信访工作条例》和相关党纪政纪规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严肃追究其领导责任、监督责任和直接责任。要让“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刚性约束。五要维护“秩序法治化”,在依法打击上不手软。依法保障信访人权利,也要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对于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的群众,我们要热情接待、认真办理。但对极少数无理缠访、闹访,甚至以信访为名实施煽动、串联、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公安、司法机关要提前介入、固定证据,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处理,绝不姑息迁就。要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二)全力推动信访工作智能化,安上提质增效的“智慧大脑”

当前,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治理模式。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建设覆盖全县的“智慧信访”信息系统,用科技赋能信访工作,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转变。一要构建智能分派系统,实现精准高效流转。要运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群众通过网络、电话、信件等渠道提交的信访诉求进行自动分析、提取关键信息、识别核心诉求,并根据预设的部门职责清单和关键词库,实现毫秒级的智能分派和流转。这将彻底改变过去人工分拣的低效和错漏,将信访干部从繁琐的程序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实质性化解矛盾上。二要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风险精准预警。要打通信访、公安、住建、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将各类信访数据、社会治理网格数据、12345热线数据等进行汇聚整合。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动态生成全县的社会矛盾“热力图”,精准识别信访高发区域、高频事项和重点人群,为我们提前研判、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平台一旦发现潜在的聚集性、群体性风险苗头,应能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推送给相关领导和责任单位,实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三要推动“访调诉”数据对接,实现矛盾多元化解。要加快我县信访信息平台与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县司法局人民调解平台的深度对接和业务协同。对于适合调解的信访事项,信访系统可以“一键推送”至调解平台,由专业调解员介入;调解成功的,可以一键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对于必须进入诉讼的,可以引导群众在线立案,实现信访与诉讼的无缝衔接。通过数据流转代替群众跑腿,构建起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并行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