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1
发布时间:2025-08-01
同志们:
当前,夏季来临,各类社会治安问题进入高发期,扫黄打非工作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开展夏季扫黄打非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风气、保障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部署会,就是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全力推动我县夏季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根基
扫黄打非工作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夏季扫黄打非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扫黄打非工作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夏季是各类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的活跃期,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全体参会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政法工作、公安工作和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二是提高政治站位。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扫黄打非工作的政治属性,将其与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扫黄打非工作中的政治责任,督促相关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研究部署工作,带头解决实际问题。
(二)认清严峻形势,增强行动自觉。当前,我县扫黄打非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涉黄涉非信息传播渠道更加隐蔽多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等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同时,夏季人员流动频繁,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等成为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的高发区域,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当前形势的严峻性。一是分析当前态势。定期对我县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梳理案件特点、作案手法和高发区域,为制定工作措施提供依据。二是借鉴外地经验。收集其他地区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准备。三是排查潜在风险。组织力量对全县范围内的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涉黄涉非风险隐患。
(三)明确目标任务,增强使命自觉。夏季扫黄打非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明确具体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详细的夏季扫黄打非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为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二是细化任务分解。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乡镇(街道)和各个派出所,明确完成时限和工作标准。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确保任务如期完成。
(四)坚持人民至上,增强宗旨自觉。扫黄打非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败坏社会风气,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畅通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邮箱和地址,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线索。二是及时回应关切。对群众反映的涉黄涉非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维护群众利益。在工作中要注重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涉黄涉非违法犯罪行为。
二、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排查整治
重点领域是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的集中地,也是我们工作的主战场。只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才能取得排查整治的实效。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各类重点场所、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深入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突出重点场所,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网吧等是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场所,我们要加大对这些场所的排查力度,全面掌握其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台账,为后续整治工作奠定基础。一是娱乐场所排查。对全县的KTV、酒吧、夜总会、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进行逐一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色情服务、淫秽表演等违法犯罪活动,是否按规定登记消费者信息。二是出租房屋排查。联合乡镇(街道)、村(社区)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屋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出租房屋的出租人、承租人信息,检查是否存在利用出租房屋进行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三是网吧排查。对全县的网吧进行定期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是否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是否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四是其他重点场所排查。对印刷企业、书店、音像制品店等文化经营场所进行排查,检查是否存在销售非法出版物、盗版音像制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紧盯重点环节,筑牢防控防线。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和蔓延,往往与一些关键环节的监管不力有关。我们要紧盯人员管控、物品流通、网络传播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管,筑牢防控防线。一是人员管控。加强对流动人口、无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建立健全人员信息库,及时掌握其活动轨迹,严防其参与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二是物品流通。加强对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运输等行为,切断涉黄涉非物品的流通渠道。三是网络传播。加大对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短视频应用等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清理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打击利用网络进行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四是物流快递。督促物流快递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制度,加强对寄递物品的检查,严防涉黄涉非物品通过物流快递渠道传播。
(三)强化日常监管,消除隐患苗头。日常监管是预防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管机制,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苗头,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一是定期检查。制定日常检查计划,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二是随机抽查。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出现应付检查、弄虚作假的情况。三是专项检查。结合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时机,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形成高压态势。四是联合检查。加强与文化、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检查行动,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果。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排查整治不是一时之功,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巩固整治成果。我们要在排查整治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制度措施,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格局。一是健全台账管理。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分类登记,建立健全台账,定期进行梳理和更新,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二是完善巡查制度。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制度,明确巡查人员、巡查范围、巡查频次和巡查内容,确保巡查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动态管理。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变化情况,调整监管措施,确保监管到位。四是加强考核评价。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追责。
三、坚持严打方针,提升打击效能
严厉打击是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保持高压态势,才能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我们要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出重拳、下重手,严厉打击各类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打击效能。
(一)突出打击重点,精准打击犯罪。要根据夏季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的特点,突出打击重点,精准发力,提高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打击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一是打击组织卖淫犯罪。严厉打击以招募、雇佣、引诱、容留等手段,组织他人卖淫的犯罪行为,特别是对组织未成年人卖淫、强迫卖淫等情节严重的犯罪,要依法从重处罚。二是打击淫秽物品犯罪。加大对制作、贩卖、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深挖犯罪源头,摧毁犯罪网络。三是打击网络涉黄犯罪。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短视频应用等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组织淫秽表演等违法犯罪活动,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络平台和个人。四是打击“黄赌毒”关联犯罪。加强对涉黄涉非犯罪与赌博、吸毒等犯罪关联情况的排查,严厉打击“黄赌毒”交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彻底铲除犯罪滋生的土壤。
(二)强化侦查攻坚,提升破案能力。要加强侦查攻坚,不断提升破案能力,确保案件快侦快破。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情报信息研判,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提高打击的效率和质量。一是加强情报研判。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机制,及时掌握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的动态和趋势,为侦查破案提供指导。二是运用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线索进行分析研判,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和藏身之处。三是强化案件串并。对发生的涉黄涉非案件进行认真梳理,加强案件串并分析,发现犯罪规律和特点,深挖犯罪团伙和幕后组织者。四是加强协作配合。加强与其他地区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形成打击合力,提高跨区域打击能力。
(三)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案质量。在打击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中,要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案质量。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一是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民警的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严格遵守执法程序和纪律,确保执法行为合法规范。二是注重证据收集。在案件侦查过程中,要注重证据的收集和固定,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为案件的处理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准确适用法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处理,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和罪名,确保定罪量刑准确适当。四是加强监督制约。建立健全案件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案件办理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办案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办案质量。
(四)加强追逃追赃,扩大打击成果。要加强对涉黄涉非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追逃追赃工作,最大限度地挽回群众损失,扩大打击成果。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要加大追捕力度,确保尽快将其抓获归案。一是建立追逃台账。对在逃的涉黄涉非犯罪嫌疑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追逃台账,明确追逃责任和措施,定期进行调度和通报。二是强化追捕措施。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加强对在逃人员的追捕工作,对重要在逃人员要成立专案组,限期追捕归案。三是加强追赃挽损。在打击犯罪的同时,要注重追赃挽损工作,积极追缴违法所得,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四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宣传追逃追赃工作的成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促使在逃人员主动投案自首。
四、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只有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我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开展。
(一)强化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
要加强与文化、市场监管、网信、教育、卫健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交流涉黄涉非违法犯罪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是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召开部际联席会议,通报扫黄打非工作进展情况、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线索和案件查处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搭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涉黄涉非违法犯罪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线索移送。对在工作中发现的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线索,要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确保线索得到及时核查和处置。四是开展联合研判。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涉黄涉非违法犯罪形势联合研判,分析研判犯罪趋势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二)加强区域协作,提升整体效能。要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区域联动机制,形成跨区域打击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的合力,提升整体工作效能。一是建立区域协作机制。与周边县(市、区)公安机关签订协作协议,明确协作内容、方式和责任,建立常态化的协作关系。二是开展联合行动。针对跨区域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打击行动,形成打击合力,提高打击效果。三是加强信息交流。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的信息交流,及时共享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线索和情报信息,共同防范和打击犯罪。四是互相学习借鉴。组织人员到周边县(市、区)学习考察扫黄打非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我县的工作水平。
(三)推动社会参与,构建共治格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宣传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和工作成效,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二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扫黄打非工作,如志愿者协会、行业协会等,发挥其在宣传教育、监督举报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涉黄涉非违法犯罪线索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激发群众的举报热情。四是加强行业自律。督促文化经营场所、网络平台等行业主体加强自律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自觉抵制涉黄涉非违法犯罪活动。
(四)健全协调机制,确保高效运转。要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一是成立协调机构。成立由县公安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扫黄打非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的扫黄打非工作。二是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各部门的职能特点,明确其在扫黄打非工作中的职责分工,避免出现职责交叉或空白。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定期召开协调小组会议,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强化考核问责。将扫黄打非工作协作配合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对协作配合不力、工作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追责。
点赞 0
收藏 0